深圳晚报 2020-05-14
深晚报道|“一个都不能少”——全国助残日,南山用数字彰显幸福城区文明与温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我还记得你,上次你参加一个项目展演,给我演示了怎么用 APP 让你们能和明眼人一样使用手机 "。" 是的书记,我是通过软件听声音,加上特定手势一起,就可以用手机了 "。5 月 14 日上午,南山区委书记王强出席南山区庆祝第三十次全国助残日关爱活动,并与视障者代表郑锐亲切交流,许下一个美好的约定。" 虽然看过你的演示,但我还是不太明白其中的原理。" 书记问道。" 下一次,我再专门给您演示一遍,视障者怎样上网、用手机。" 郑锐回应。

区长黄湘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饶红蕾,区政协主席陈军,区委常委、区委区政府办公室主任胡芸,区政府副区长、区残联主席谢炳文共同参加活动,与六名残障人士代表、助残先进人士代表亲切交流,合影留念。

一个 " 算盘 ",盘点爱心南山温暖 " 账 "

活动中,区领导和残障人士代表、助残先进人士代表逐一交谈,关心他们的生活工作。和腾讯志愿者协会的代表交流时,王强停下了脚步 " 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做的善事,像你们这样的大企业,有数亿用户,如果能够通过你们的努力,让每个用户都能自愿捐出 1 块钱,用于关心、帮助残障人士和其他弱势群体,那加在一起,就可以做更多的好事、善事。" 书记的一笔 " 爱心账 ",引得现场一片欢声笑语。近年来,南山区残联依托南山优势,不断整合有利资源,向高新企业 " 借 " 技术、" 借 " 人力,提升信息化无障碍程度;向热心企业 " 借 " 岗位,做好残障人士就业安置;向社会组织 " 借 " 服务,优化残障人士系统支持,八方爱心集聚暖心 " 账目 ",残障人士获得感、幸福感稳步提升。仅在疫情防控期间,区残联通过区慈善会,收到来自深圳市宝能慈善基金会、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南山区民族团结发展促进会等爱心企业捐赠口罩、酒精等防护物资超过 1 万件,全部用于辖区残障人士防疫使用,爱心南山、弱有众扶。

两个 " 感动 ",书写残障人士及家庭暖心力量

活动中,王强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参加活动的残障人士代表、助残先进人士代表致以诚挚的问候,并两次为残障人士动容。一是残障人士 " 有借有还 ",逐渐由等待中的受助者,转为自助、助人的勇士。在抗击疫情中,残疾人专职委员坚守岗位,在社区一线倾情服务残障朋友;视障工程师开发新冠防护无障碍小程序,修通现实社会通往互联网的盲道;听障工程师开发防疫手语表情包,推开听障者获取信息走向世界的门。越来越多的残障朋友已经逐渐共同投身到营造融合、共享、多元、参与的社会氛围中。二是为残障人士照顾者、残障人士服务机构动容:广大残障人士家庭,在残联、教育、卫健、民政等部门的合力支持下,逐步减轻照护负担,互助助人、抱团取暖。

三个 " 谢谢 ",点赞城区文明水平

" 谢谢 "、" 关爱 "、" 关心 " 是今天活动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在了解到助残先进人士代表罗青,年仅 18 岁,做志愿者已经 11 年的情况后,王强连续说了三个 " 谢谢 ",为这名后浪助残志愿者点赞。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区文明水平的重要尺度。近年来,区残联不断优化工作模式,提升服务精细度。以心理关爱为突破,打造自闭症家庭心理关爱中心,将残障专业化服务由残障人士本身延伸至家庭;以科技引领为提升,推动 " 视障 IT 技术培训 ",消除视障人士融入社会的技术障碍;以智慧政务为驱动,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使残障人士申办服务更加便捷;以维权保障为后盾,成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坚实维护残障人士合法权益。

四个 " 真 ",丈量 30 年城区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

建区 30 年来,南山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民生事业统筹谋划、协调推进,特别是 1994 年南山区残工委成立以来,辖区扶残助残事业深入发展。真心实意,扩大服务范围,服务残疾人由 300 余名增加到 4600 余名,服务规模扩大 15 倍;真金白银,加大支持力度,每年用于残疾人服务人均支出由 0.16 万元增至 2.4 万元;真挚关爱,强化保障体系,服务事项由 3 项扩大至 44 项,全面覆盖残疾人就业、康复、教育、权益保障,残疾人生存状况明显改善;真下苦工,强化组织建设,纵向织密区、街、社区一体化三级服务体系,横向创新打造助残共享联盟,整合撬动城区助残力量。

" 十、百、千 ",继续奏响融合共享乐章

" 有人用手说话,声音一样铿锵;有人以轮为腿,脚步依然有力;有人以心做眼,生活同样斑斓。也许方式不同,但他,他们与我们并无不同。" 活动中,参会区领导与到场人员共同观看了助残宣传片,并号召全社会增进对于残障人士及其生活状态的了解,消除刻板认识及偏见,更新残障及扶残助残理念。片中的十个人物,以残障人士的个体视角、残障照顾者家庭视角和社会视角表达了融合、多元、互助、共享的现代残障理念。与此同时,一堂助残公开网课,也在全区公办中小学的 " 百 " 个空中课堂同步上线,为将扶残助残新理念根植于青少年心中做好铺垫。据了解,全国助残日期间,区残联会继续开展济困助弱保障及慰问工作,为辖区数 " 千 " 名残障人士发放一次性福利补助,保障残疾人生活,鼓励他们乐观生活。

深圳晚报记者 王秋婷 通讯员 许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