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郭宇彤 记者 白雪银)天色微明时,夜幕降临后,这个社区小集市便热闹起来了。皮肚面、蒸饭团、鸭血粉丝、烧烤啤酒 …… 周围居民的味蕾在这里得到慰藉。这个约为 800 平方米的小集市被称作是 " 疏导群 ",是南京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景明佳园社区为鼓励部分失业人员再就业建立的。2002 年,南京市第一个大型解困经济适用房小区在景明佳园确立建设,十几年来景明佳园社区不断探索治理方案,曾经的 " 问题小区 " 已变为 " 全省示范 ",在疏导群里卖了十几年早餐的老倪一家就是见证者和亲历者。
一大早,一股股升起的热气便开始从景明佳园的疏导群向外蔓延。一辆早餐车、三张桌子、六条长凳、不到 10 平方米的一块区域,在疏导群末端有一处不算起眼的早餐铺。经营者老倪夫妻是第一批入住景明佳园的居民,在这里生活了 16 年。
20 多年前,二人从扬州老家来到南京,干过保洁、瓦匠等工作,搬到景明佳园后开始经营早餐流动摊点。" 当时我们没有正规执照,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老倪说,社区考虑到他们的困难,2009 年便把他们安排到疏导群继续经营早点。
老倪所在的这个疏导群,其实是景明佳园社区为帮扶困难居民,建设的一个小集市。景明佳园南京市第一个大型解困经济适用房小区,小区建立初期,入住人员构成复杂,各类矛盾突出。2006 年,为鼓励部分失业人员就业创业,同时方便居民生活,社区投资 10 余万在正大门南侧建立了一处总面积约 800 平方米的疏导群,用于集中安置早摊点和夜宵铺。
" 来买的都是老顾客,这么多年吃习惯了,有些人还是蛮认我们家口味的。" 老倪说虽然每天赚得不算多,但足以维持正常生活。" 我儿子就是在南京上学、工作,娶妻生子的。" 老倪夫妇靠这家早餐铺把儿子养大,如今小孙女都已经上小学了。
儿子儿媳工作较忙,老倪便承担起了每日接送小孙女的任务,同时还把小孙女送来社区的 " 三点半托管课堂 "。在这里,社区为小朋友们提供免费课后作业辅导,为家庭减轻辅导压力,小朋友们也能在这里结交小伙伴。" 我小孙女很喜欢这个课堂,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看到了也很高兴。" 老倪说。
老倪还依稀记得,前几年疏导群的遮雨棚年久失修,遇到恶劣天气时存在极大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社区主任金文虎提出了出新加固疏导群遮雨棚的建议,得到铁心桥街道和社区的大力支持。经过为期一个月的施工,疏导群遮雨棚更换工程全面竣工。目前,疏导群遮雨棚焕然一新,不但解决了安全隐患,也成为景明佳园社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据了解,十四年来,景明佳园社区在疏导群里共安置了 50 多户,帮助 100 多人实现了再就业。这些商户大多以家庭为单位,如今在疏导群做生意,每月可增加 800 至 2000 元不等的收入。疫情期间迟迟不能堂食,商户们几个月一直没有收入,社区了解情况后,帮他们降低了摊位租金。
(通讯员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