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疫情防控需要,2020 年初,艺术展、艺博会、拍卖会等大量线下公共文化活动纷纷取消或延期,但深圳的文化艺术传播活动并未因此停摆。近几个月来,关山月美术馆等本土文化机构在此次抗疫中创新谋变、跨越边界,用多种方式为市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采用新技术新方式新渠道开辟出了新的艺术空间。这展现了深圳艺术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更展现了艺术在抗疫中发挥出的巨大力量。
最美逆行者风采深深印入人心
4 月 7 日下午," 我们在一起——深圳抗疫主题艺术作品展 " 在关山月美术馆拉开帷幕。在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特殊时期,积极而有力地发声是中国文艺界的传统,更是深圳文艺界的传统。在市委宣传部的统筹协调下,深圳的艺术家纷纷投以巨大的热情,创作出绘画、海报、雕塑、摄影、音乐及舞蹈等 5000 余件作品,从中精选出近 200 位艺术家的作品,共计 215 件进行展览。
▲ " 我们在一起 " 展览中厅的巨幅肖像。
" 我们在一起——深圳抗疫主题艺术作品展 " 是关山月美术馆恢复开馆后的首展,除了普通市民,此次展览还接待了一批特殊的观众——深圳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队员们。
展厅中央,3 幅巨大的人物肖像画让观众驻足良久,极富冲击力的画像打动了众多观众的心。右边一幅是 " 全副武装 " 的医生,左边一幅是摘下口罩满脸印痕的护士,中间那幅是大家熟悉的李兰娟院士。现场,画面与观众之间发生了神奇的连接——最美逆行者的风采深深印入观众的心中,唤起无疆大爱,也增强了市民抗疫的信心。
李兰娟画像的作者正是知名国画艺术家、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他介绍说,本次展览十分重要,需要大幅画作体现分量,自己和另外两位艺术家便决定主动担纲。出于艺术家的直觉,他意识到需要用比传统国画更具视觉冲击力的画种,于是尝试用丙烯创作。陈湘波将自己的感动化为创作的动力和激情,花了 10 余天完成了创作。
" 因为展览产业链环节还没有完全复工,所以布展过程确实有不少挑战,但幸得我们都一一克服了。" 布展员工表示,为了这次重要的展览,大家付出了很多劳动。事实上,在没有开馆的日子里,关山月美术馆的员工们工作依然紧张。他们一方面抓紧做展览艺术品的研究,同时还研发新的 " 云看展 " 方式,并按照相关部门的复工指引认真做好开馆准备。
▲关山月美术馆的员工每周末担当志愿者接待观众。
开馆后的每个周末,关山月美术馆的员工轮流担当志愿者,为观众提供帮助,有些员工还带着家人来做志愿者,馆长也在现场为大众做导览。高雅、安全、热情的观展环境广受好评。
四方沙龙迎来特别主讲人
4 月 25 日,走过 15 年历程的关山月美术馆四方沙龙迎来了 2020 年的首期讲座。本次讲座打破常规,请到一位特别的主讲嘉宾: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刘磊。作为深圳唯一的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获得了空前的关注。刘磊的讲座以《生态文明与未来生活——传染病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为题,介绍了世界传染病的简史以及抗疫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如何应对无症状感染者?有没有必要全民检测?新冠病毒会不会容易变异?返校以后孩子们怎么防控?日常生活什么时候可以摘掉口罩?讲座在哔哩哔哩视频平台进行直播,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参与,提问一个接着一个。
" 我们的公共卫生体系经受住了这次严峻的考验,目前深圳是非常安全的城市。" 刘磊的回答沉稳坚定。
关山月美术馆还公布了 2020 年四方沙龙年度主题为 " 创意 · 未来 "。今年的活动将邀请来自国内外各个领域的著名创意设计师,从多方面、多维度、深层次讲解其创意设计理念,还将重点介绍 5G 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
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表示,文艺应时而作,四方沙龙也要应时而为。深圳是创意之都,除了艺术设计之外,创意还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四方沙龙的关注点会更具覆盖力,让深圳市民更好地了解创意设计文化与未来的关系。
跨界融合打造高品质美术馆
事实上,早在今年 1 月底,关山月美术馆就借助互联网技术将艺术作品和公众服务搬到网上。同时,关山月美术馆大力尝试云直播、云讲座、云展览等方式,把艺术活动从传统的空间带到数字 " 云端 ",让更多的观众得以与艺术相遇,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关山月美术馆工作人员向医务工作者讲解作品含义。
一部手机、一台电脑、一块屏幕就是一座便捷美术馆,市民可以足不出户饱览大展。官方数字平台开设了 " 在家看展 " 栏目,陆续推出多个重量级精彩展览,用艺术的方式慰藉人们的心灵:" 时代繁花——馆藏关山月花鸟画特展 "" 文脉传薪—— 2019 年中国写意油画学派作品年展 "" 当下 · 新造境——关山月美术创作院作品展 ",以及 " 用画笔为武汉加油!""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梅花香自苦寒来 " 等抗疫专题线上推送,受到了大众的热烈欢迎。
关山月美术馆的艺术专家们纷纷变作主播,馆长陈湘波、艺术总监文祯和研究部主任陈俊宇等采用不同的主题为大众讲述艺术创作的观念,带领观者在艺术史长河中捕捉艺术的神韵。几个月来," 云 " 上的艺术在此次疫情期间对促进艺术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通过这次抗疫,我们发现了‘云’艺术无可替代的优势。数字化建设并不仅仅是‘面子’上的事,还能让美术馆收藏管理、展示与传播等工作如虎添翼。" 对美术馆行业一直有着长期敏锐观察的陈湘波表示," 跨界与融合 " 将是未来关山月美术馆建设的两个关键词。在未来,关山月美术馆将有计划地对藏品进行深度的数字化开发,并配合专家讲解和公共教育服务。
随着 5G 时代的到来," 云 " 上的艺术可能会更加精彩,甚至可能带来公共文化服务业态的变化。陈湘波也强调:反过来,数字技术的运用更加要求展览的学术工作要做深入、扎实,如此才能将展览的学术性与技术完美融合起来。打造高品质的公共文化空间是关山月美术馆的重要目标。
(杨慧 / 文 陈玉 / 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