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宝安现在的大街小巷,车水马龙,这座美丽的城市 " 恢复 " 了往日的生机;这里的人们依然戴着口罩,遮盖住口与鼻,但遮不住的是脸上的朝气与活力。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由宝安区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阳光曲艺团团长赵梓琳创作的快板说唱《口罩的秘密》," 竹板一打做宣传,我是防疫宣传员,今天不把别的说,口罩种类特别多;小小的口罩是个宝,防御病毒不可少 ……"
创作 11 个作品 传递抗疫正能量
" 我们文艺工作者要有一份责任和担当,创作出集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艺术作品,激励全民抗疫的斗志。" 赵梓琳说。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上下同心战疫,成为了人们心中坚定的信念,也化作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和创作自觉。赵梓琳从年初一开始快速响应,及时发声,积极投入到抗击疫情题材的作品创作中,至今共创作了 11 个抗疫作品,在为武汉加油的同时,也让众志成城、一心抗疫的人们充满力量。据了解,赵梓琳从小学艺,十岁登台演出,擅长快板、相声、小品等曲艺节目创作及表演,斩获曲艺大奖 60 多项,其中,2014 年凭借对口快板《招聘》一举夺得曲艺最高奖——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乃全国最年轻的获奖者,填补了深圳 40 年来在该艺术奖项上的空白。
温暖人心、朗朗上口、有感染力的抗疫文艺作品来自心中的 " 大爱 "。为了尽早完成抗疫快板《上班给您提个醒》,赵梓琳三天两夜通宵达旦地创作并反复修改。一时间电视荧幕上、电台收音机和大街小巷的广播里都在滚动播放他表演的抗疫节目,他当了一回名副其实的 " 抗疫好青年 "。" 我不是医护人员,无法前往一线,但我想通过自己创编的文艺作品参与抗疫宣传工作,传递正能量。" 赵梓琳四处向相关医师、专家请教后得知,原来不同的人适合不同型号的口罩,并不是所有的口罩都能起到相应的作用,而《口罩的秘密》这个作品则还原了口罩本身的 " 真相 ",更宣传了相应的知识。
" 玩命 " 工作 做抗疫一线 " 还原者 "
描写志愿者在抗疫一线时,他和志愿者沟通了解情况,帮助抗疫工作的开展;在创作 " 工地里工人的防疫状况 " 这部分内容时,由于不方便进入工地,他便把车停在路边后,站在门缝里采风观察,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相关干部返回街道、社区里开展抗疫工作,他也跟着往返,只为将最新、最科学、最真实的内容展现出来,做一名抗疫一线的 " 还原者 "…… 在这期间,为了更加真实地还原各个领域的抗疫状况,赵梓琳以办公室为家," 玩命 " 地工作。
文艺工作者心中必须要有真、善、美,这样才能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弘扬传统文化、创新深圳曲艺、传递社会正能量,这是我们阳光曲艺团和笑满堂公益文化品牌的宗旨,我不能让这只是‘摆设’。" 赵梓琳义正言辞地说。他还不忘带领团队全体成员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参与抗疫!除了《口罩的秘密》,赵梓琳创作的快板《撑企十条》《咱们村里的逆行人》《小巷总理》《情暖人间》《人人做到八件事》《三大纪律八大注意》《万众一心抗肺炎》《抗疫在行动》《献给可爱的网格员》等作品更是在疫情期间走进人们的心中,传递 " 深圳温度 ",凝聚抗疫正能量。
深圳晚报记者 冀静波 通讯员 黎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