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瑜)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苏州科技大学城市发展智库(高级研究院)副院长宋青带来一份关于完善基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的建议。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已经是宋青连续三年关注生态修复领域问题。她说,现有规定存在地市级以下赔偿权利人缺位等问题,建议通过健全相关配套性举措,打通基层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的 " 最后一公里 "。
△宋青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解环境公益诉讼的进展情况,宋青多次到检察机关等部门调研,也多次到生态环境修复现场实地走访,与相关部门探讨环境损害赔偿中存在的现实难题。2018 年全国两会期间,宋青呼吁建立和完善环境公益诉讼中的环境修复执行机制。2019 年初,最高检联合生态环境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的意见,宋青的建议在意见中也被采纳。宋青说,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她关注到环境公益诉讼执行中环境损害赔偿资金使用难的问题,建议推动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资金基金化管理,进一步优化环境公益诉讼执行机制。
" 公益诉讼制度形成三年多以来,我深切体会到相关工作在推进中取得了切实成效,但同时也发现,很多工作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宋青说,委员履职也需要与时俱进,力争同职能部门工作进展的节律保持同频共振。聚焦重点难点问题,既要有久久为功持之以恒的韧劲,更要不断加强调查研究,始终保持资政建言的敏锐度,有 " 新鲜度 " 的 " 委员作业 " 才有可能得 " 高分 "。
宋青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她还将继续关注环境公益诉讼领域的话题。她建议,要健全基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配套性举措,明确基层赔偿权利人主体的合法性。" 建议根据环境污染案件的赔偿数额,设置区分一般、较大、巨大、特别巨大等案件等级,匹配对应区镇、县级、地级市、省级人民政府,组织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 她说,这样一来的话,对于基层发生的小金额、污染者主动赔偿的案件,就能解决好 " 最后一公里 " 的问题。
宋青还建议,完善基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专用账户管理,兼顾管理效益和使用效率,设立市地以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专用账户。
(编辑 张爱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