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底,百合花的收割已经进入尾声,在南京一家百合花种植基地——施茂荣的家庭农场里,工人们正在挑拣收割完的百合花,把根茎尾部的绿叶撸掉,再一把一把包扎好,放进桶里 …… 说起 1 个月前的场景,施茂荣和妻子贝业洪两个人还是很揪心,夫妻两人担心去年种下的百合花会滞留在地里被销毁。还好,通过线上直播、团购、微店,拓宽了销售渠道,唤醒了这片花田的生机。
△家庭农场
五分之一的百合滞销
施茂荣和贝业洪是基地创始人,2003 年施茂荣从江宁区秣陵街道搬到了江宁街道花塘村,主要种植玫瑰和菊花。2010 年,他看到百合的行情非常好,转种百合。 " 效果非常好。客户也非常乐意找我拿货,赚到钱了就继续投资,去年又投资了 45 万元,增加了 14 个大棚。"
" 现在农场有 60 多个棚,主要种植‘西伯利亚’和‘索邦’两种百合。" 贝业洪告诉记者,现在百合花已基本收割完,大棚里剩下的主要是一些已经盛开的花," 这些开了的百合,已经不能进行采摘销售了。" 贝业洪指着一个大棚里盛开的百合,告诉记者,今年受疫情影响,百合花的销售不如往年,出现了滞销情况,滞销的花约占今年产量的五分之一。
没有及时售出的花都放进了冷库,能让花期延长一个周。" 基地里共有 4 个冷库,现在有 2 个已经装满了。" 虽然仍有两个冷库的花朵在等待销售,但大部分的花朵已经卖出了," 我算稍稍松了口气 "。
百合花出货价格比往年低了三分之一
贝业洪告诉记者,百合花一年两季,前一年 11 月种下种球,来年四五月迎来花期,花朵收割后,将种球起出冷藏储存,等到 8 月中旬再次种下,11 月中旬会再次开花。" 它的花期非常短暂,只有 1 个月的时间,如果卖不出去,就会烂在了地里。" 贝业洪说。
疫情初期,距离香水百合开花的时间还有 3 个月,贝业洪并没有担心鲜花的销量问题。一家人关起门,开始了居家隔离的日子。" 当时恰逢过年,家里什么都有,我们就很平静的过日子。"
2 月 14 日,平静的生活打破了," 情人节那天,我们在网上看到很多鲜花卖不出去被销毁的事情,才慌了神。本来准备 2 月 14 号再增加一点,幸亏最后放弃了,要不损失更多。" 施茂荣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就往年而言,每到 5 月份百合开花时,她和老公两个人的电话都会被订花的人打爆," 就连吃饭的时候都在接订单 "。而今年往往直到下午,贝业洪可能才会接到第一通订单电话。并且,花的出货价格也比去年低了不少," 今年比往年低了三分之一。除了南京,我们的市场还会面向全国,比如如上海、苏州等地。而现在上海市场根本进不去。" 看到地里盛开的百合花,贝业洪一度非常焦急。
△工人挑拣百合花
线上销售带来自救希望
面对滞销困境,贝业洪并没有坐以待毙,她找到了江宁区妇联,希望能得到帮助。" 当时很巧,正好他们有一个直播带货活动,就把我的百合加入了直播销售名单。" 当天,百合线上销售仅 5 分钟,贝业洪就接到了 20 多个订单。" 第一次直播后,多了一些团购商家来找我拿花。" 之后,贝业洪又参加了在江宁区的爱心助农活动,卖花的过程也进行了直播," 现场和很多人加了微信,后来其中的一些人也回头找我订花。并且又把我介绍给了他们的朋友。" 随后贝业洪家的百合又在黄龙岘参与了第三次直播," 直播让我们家百合的知名度更高了,一提到百合会想到我们家。" 近日,夫妻两人正在准备第四次直播。
△冷库里的百合花
直播让贝业洪意识到线上销售的 " 优势 ",她开始重新运营 3 年前注册的 " 微店 "。" 微店上线运营后,每天都有订单,我家百合的知名度更广了,连住在美国的华人都知道。" 贝业洪告诉记者,该客户是江宁人,目前在美国生活。母亲节前夕,他通过微店给住在江宁的母亲预订了一束百合。为了扩大自家百合知名度,贝业洪还专门找人拍摄了宣传视频," 视频被发布在一个旅游公众号,下面还附有微店的二维码。" 线上平台的尝试,给即将滞销的百合花带来了巨大的转机。" 我们也正在考虑建立微信群,吸纳更多散客。"
为了弥补损失,贝业洪和施茂荣也在积极尝试新的营收方式," 四月份经朋友介绍,我们给一个绿化工程提供绣球花和草皮,这算多了一份收入。"
" 有个浙江的同行,他也在种植玉米,进行自救。" 贝业洪觉得疫情虽然带来了损失,但也让他们开辟了新的营收模式," 我们进行自救的模式,对百合未来的销售会很有帮助。"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 通讯员 张磊 记者 李楠 周明 / 文 郑芮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