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陆文杰 葛小林)今年疫情期间,江苏省邮政公司常州市分公司邮递员朱新财每天都忙着穿街走巷,一边忙着收件、寄件,一边主动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每天起早贪黑奔波在邮路上,为居民、为企业保障 " 绿色通道 ",经他手投递的防疫物资就达 2 万余件。无论是疫情期间坚守岗位,还是 19 年如一日地奔忙,这位起早贪黑、风雨兼程的快递小哥,用自己的热心传递着带有一件件温度的快递。他像逆风飞翔的蜂鸟,执着坚守,平凡却无悔,他的每一步都踏在每天重复走过的熟悉街巷里,也踏在了创造美好生活的路上。
为疫情防控奔波,他最多一天派送超 400 单
" 我们是某公益基金会,想捐一批消毒液到湖北孝感防疫用,可是多家快递公司拒收,邮政可以寄吗?还要辛苦你们到仓库提货。"2 月 19 日晚上,朱新财接到一个紧急求助电话。
时间紧、任务重,朱新财立即上报单位,开启绿色通道。他和同事连夜加班,搬运、打包、扫码、贴单、收寄、分发 …… 忙到第二天凌晨 1 点,终于完成 100 箱消毒液的收寄流程。两天后,这批物资被安全送达湖北孝感。因服务到位,该公益基金会又续发了两批防疫物资。
疫情期间,朱新财所在的快递网点先后揽收的快件陡增,仅发往湖北的防疫物资就达 1 万余件。他的手机 24 小时开机,与医药企业、口罩生产商保持动态联系,一旦有寄递需求,他第一时间上门服务。
不仅如此,他为居民代买口罩,和同事一起为民政局派送 5000 件 " 爱心防疫包 ",为抗 " 疫 " 一线人员投递 7000 份 " 暖心水果 ",为常州市民配送 8000 件蔬菜防疫包,为辖区学生送上 300 余件教材书籍 …… 每天骑着电动三轮车奔波七八十公里,最多时要派送四百多单。他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社区防疫工作,协助测体温、排查出入车辆。他说,那么多医护人员在一线拼命,我只是在后方尽自己的一点力。
为居民、企业保障,他做了很多额外的事
16 年前,王东艳因为一场疾病失去了行走能力,独居的她购买生活必需品只能依靠网络平台,每隔几天由前来探望她的老母亲取回来。疫情期间,社区防控要求外来人员不得进入小区,怎么取快递,成了王东艳生活中的一大难题。
" 看到艳姐的快递上都会有个备注,写着‘行动不便,请送货上门’。我跟物业人员了解了一下,知道了她的情况,就想帮她一下。" 从那以后,只要是王东艳的包裹,朱新财都会亲手交到她手中。渐渐地,朱新财给王东艳带来的除了包裹,还多了一些蔬菜、水果和肉类。
如今,复工复产行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常州市的一家鲜奶生产企业却遭遇了 " 用工荒 "。送奶工的流失,导致企业生产销售陷入困境,朱新财为企业量身定制了投递方案。
" 因为送奶工不能及时到岗,我们采取了网上销售的模式打开销路。但是因为很多订单来自江浙沪,我们怎么配送也是问题。朱新财就上门找到我们,给我们定制了‘次日递’的服务,保证江浙沪的订单第二天就能进入派送,解决了我们的销售难题。" 江苏爱尚自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桑文旭说。
19 年无投诉零差错,他的言行正影响身边人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朱新财当邮递员已有 19 年,这么多年,他投送信件、包裹、报刊等超过 625 万件,投递零差错、服务零投诉。他曾荣获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章、首届江苏最美快递员、全国邮政最佳投递员等 20 多个市级及以上荣誉称号。
朱新财还被同事们称为 " 投递军师 "。因为每年的 " 双 11" 都是快递行业的一场 " 大考 ",朱新财都会早早提交细致的方案,包括车辆和设备的准备、人员的增配、流程的优化、技术的支撑、自投点的运用等。事实证明,这些方案有效缓解了末端投递压力。
本职工作之外,朱新财热心公益事业,多年来,他在自己的投递段道上陆续结对帮扶了十多户空巢孤老:定期照顾孤老吴慧流,帮助儿子高位截瘫的八旬老人高秀华,为独身郑阿姨排布水管,连续 6 个月帮腰伤老人买菜,坚持 7 年帮空巢老人配药送饭 …… 所在的新区营投部墙上,挂满了用户送给他的锦旗。在他的影响下,20 多名邮递员成为了 " 邮路志愿者 ",常态化开展扶弱帮困志愿服务。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