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最火的是什么?那肯定是头盔了。几乎一夜之间,# 头盔涨价 # 冲上热搜,头盔的价格从一个三四十元,涨到了一百多、两百多,价格翻番,甚至连朋友圈的微商都开始做起了这门生意。
(图源:央视财经)
头盔市场由此迎来了 " 春天 ",其市场行情持续上涨,线上、线下销售异常火爆。但市场的火热也让个别不法分子也从中窥得 " 商机 " ——抓住受害人急于囤货的心理,以预付购物款、缴纳定金为由实施诈骗,作案手段与购买口罩等防疫物资类诈骗案件类似。江苏警方后台也收到了很多网友的举报留言,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提高警惕,莫让 " 头盔热 " 成为诈骗的 " 幌子 "。
5 月 15 日,嫌疑人宋某某通过一卖头盔微信群添加上了受害人韩某,称其有 2000 个头盔以每个 20 元的低价出售,并出示了头盔照片及相关头盔厂仓库视频。韩某看到照片视频后对宋某某深信不疑,想着这 2000 个头盔低价购入到时再售出的话还能赚不小的一笔。随即韩某便通过支付宝向宋某某转账 40000 元。然而转账后韩某却迟迟收不到货,到最后发现连宋某某都联系不上了,到这时韩某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于是立即报了警。
接报后,江苏无锡警方通过侦查,迅速锁定嫌疑人,并赶赴浙江桐庐将嫌疑人宋某某抓获。经审查,宋某某其实并没有头盔出售,其所发布的照片和视频都是从朋友圈下载,只为打消受害人顾虑,骗取钱财。目前,嫌疑人宋某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5 月 22 日,宁某向江苏常州警方报警称:通过微信找陌生人订购了价值约 63710 元的头盔,对方称头盔已发货,但报警人未收到发货的单号,于是便提出要到对方的厂里去看看,对方就发了个地址给报警人,报警人赶到后发现地址不正确,就联系对方,发现对方联系不上,共计被骗 63710 元。
5 月 25 日,田某向常州警方报警称,在微信群认识一网友,加对方微信订购头盔,谈好每个 35 元,订购 1 万个。事主通过网银转账 17.5 万元作为定金,后联系不上对方,发现被骗。
头盔诈骗的警情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有人 30 万买头盔却收到 1800 个安全帽,有人订购 20000 顶头盔欲屯货吃差价反被诈骗。
5 月 22 日,浙江省宁波市反诈中心称,这几天,宁波已连续发生购买头盔诈骗案件 3 起,涉案金额几千至数万元不等。
夏女士爱看时事新闻,近日也关注到各地相继出台关于电动车管理的政策,感觉嗅到了商机。正好,朋友圈里有人发布售卖头盔的广告,夏女士认为头盔价格会随着需求量的增长而水涨船高,趁着目前价格还不贵,便想提前屯货赚差价。
于是,夏女士加了对方微信好友,对方称可以每顶 30 元的价格卖给夏女士。一番讨价还价后,双方商量好以每顶 28 元的价格交易 20000 顶头盔,夏女士要先向对方预付 56000 元定金,到货后再支付尾款。但夏女士付完钱后,迟迟未收到对方发过来头盔,微信也被对方拉黑,这才发现被骗,于是报警。
近日,贵州贵阳的乔先生认为 " 一盔一带 " 使头盔有很大市场,所以向之前认识的梁某订购了一万余个骑行头盔,共支付了 30 余万元。不料乔先生的客户却收到了 1800 个安全帽,梁某也无法联系,目前乔先生已报警。
警方提醒
近期,多地反诈中心接报网购头盔诈骗警情,事主被骗金额从几百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其实,头盔诈骗与此前的口罩诈骗手段几乎如出一辙。同一套图片,圈儿里好几个微商同时转发,连文案都是前段时间卖口罩的套路:什么 " 一手货源 "" 在工厂盯货 "" 今天发货 "" 明天涨价 " 之类。
犯罪分子利用市民急于购买价格低廉的头盔或商家急于批发采购头盔从而获利的心理,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发送售卖或批发头盔的广告信息,吸引消费者和商家主动购买,随后以预付款和定金锁货等为由诈骗钱财。
" 头盔是拿来戴的,不是拿来炒的!" 在朋友圈、社交群看到卖头盔的广告,万万不可盲目购买或者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输入个人信息,请多方核实卖家身份和货品来源,谨防被骗遭受损失。如有需要,请在正规平台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如何降低诈骗风险
支付宝如何设置 " 延迟到账 "
打开支付宝,选择 " 转账 "
选择右上角的 " ··· "
选择 " 延时转账服务 "
选择 "2 小时后到账 "
或 "24 小时后到账 "
输入对方账户信息
给对方转账
微信如何设置 " 延迟到账 "
▼
1、首先进入微信 " 支付 "
2、再点击页面右上角 …
3、点击转账到账时间
4、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到账的时间
来源:江苏警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