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伟娟)收到第一份阳性报告,3 天 3 夜不眠不休,追踪密切接触者;8 天接打 1283 个电话,听筒放不下来,接到中耳炎病发 …… 这就是南京市栖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潘丽的抗疫日常。5 月 28 日,现代快报记者获悉,今年 50 岁的潘丽,从事防疫工作已经 30 年,经历过 2003 年的 " 非典 ",也在那一年火线入党。作为一名 " 老防疫 ",她始终坚守战 " 疫 " 一线。
△潘丽在工作中
1 月下旬,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作为防疫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潘丽责无旁贷。每天,她都要接待很多咨询,有电话有来访。腊月二十八,离过年还有两天,潘丽干脆住在了单位。她说:" 这样工作方便。" 直到 3 月中旬疫情缓解,她才回家住。扎根单位的 50 多天里,她 " 两耳不闻家里事,一心只为防疫忙 "。期间,爱人和儿子来探望过她,送来了营养品和换洗衣服。潘丽坦言:" 父子俩嘴上不说,其实就是想来看看我。"
△潘丽在检查防疫物资
疫情期间,潘丽每天都要跟区里各部门单位沟通防疫情况,给予解答和指导。起初很多情况不明朗,她也是凭借多年的防疫经验去做。后来,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方案。为了将栖霞区的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作为栖霞区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副组长的潘丽,通宵达旦一遍遍解读国家的方案、政策及相关文件要求,然后将最新方案和国家防控要求,传达到全区每个医疗机构及部门单位,积极为全区防控工作建言献策。
据悉,8 个通宵达旦,潘丽接打了 1283 个电话。除了区里部门单位的,还有很多居民来电。" 我们单位有人有发热咳嗽。"" 我们小区有全面消毒吗 "…… 潘丽除了耐心解答,还会做心理疏导,缓解他们的焦虑。
△潘丽和同事们在工作
这些通话记录换来了一组组防控数据:60 余次专家会诊、700 余名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追踪、调查;300 多次接、发协查函;1400 余份标本采集、转运,1000 余人次的防控知识培训。这些数据筑起了防疫堡垒,背后是潘丽呕心沥血的付出。由于来电咨询的内容涉及防疫的方方面面,需要像潘丽这样的 " 老防疫 " 坐镇,多日连续接听电话致使她中耳炎复发。即便如此,她没有因此请过一天假,而是趁着去医院工作检查的空档,找医生开了药。潘丽坦言:" 那会儿,专门找个时间去看病真是奢侈。" 不过,作为一名 " 老防疫 ",她也明白,这是一场持久战,自己不能倒下。
让潘丽印象深刻的是,辖区内第一次发现确诊病例,她和同事们进行流调、追踪密切接触者 …… 整整 3 天 3 夜都没合眼。她说:" 到了那个时候,自然而然就睡不着了,神经都是紧绷着的。"
△潘丽的生活照
如今,孩子们陆续开学了,在户外人少的地方,也能摘下口罩畅快呼吸了。潘丽称:" 防疫是我们的本职工作,这次抗击疫情,多亏了区内的医卫、公安、城管、街道、社区等多个部门单位通力合作及省市相关部门的帮助和指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