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5-29
深晚报道 | 深圳通携手华为云 地铁公交实现“一码通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记者近日了解到,早在 2020 年 3 月 6 日,深圳通乘车码在深圳市地铁全线网试行上线,市民只须在深圳通官方 APP、" 深圳通 +" 微信小程序或 "i 深圳 "APP 中注册开通深圳通乘车码,即可轻松扫码坐地铁。深圳通乘车码的试行上线进一步提升了市民乘客便捷的地铁出行体验,并与地面公交无缝衔接,实现在全国范围内极少数的城市地铁公交 " 一码通行 "。

作为公共交通工具舒适度、覆盖率皆处在全国最前列的一线城市,深圳市较早就开始构建智慧交通系统。2004 年深圳通公司成立,在公交车上率先安装了深圳通设备,从此开启了深圳市民手持 " 一张卡 " 即可乘坐公共交通的简单出行生活。近些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深圳通也在不断创新迭代。

其实,作为一种较新的支付方式,深圳通早期在管理运作过程中也存在着痛点。首先,深圳通一卡通业务天然具备互联网特性,对资源灵活性要求较高,而传统 IDC 机房无法满足弹性扩容的灵活性。其次,作为市民公共服务,深圳通累计发卡量超过 4600 万,互联网用户超过 2200 万,业务访问量、并发流量大,对高可用、安全性要求高。最后,就是自建 IDC 运维成本也较高。

于是,深圳通二维码一经上线,便在 " 云上 "。通过使用华为云自身的负载均衡、高可用数据库、资源智能调度、云加密机等技术,深圳通对技术体系架构进行了有效的分析、调整和优化,管理运营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比如早期遇到最多的打不开二维码的问题。甄永峰介绍道,华为云的弹性云服务器(ECS)具有弹性负载均衡的特点,可将访问流量自动分发到多台云服务器,实现更高水平的应用容错。而华为云数据库则集可靠、易用、功能丰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于一身,客户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高可用、高可靠两种模式。

2019 年 5 月,深圳通二维码开始着手地铁出行的工作,并基于华为云完成了后台系统以及前台设备的改造。在前端,深圳通完成了脱机码的改造,在华为云上一直稳定运行。在后端,深圳通则联合华为云及承建商把架构进行高可用优化,比如说构建机房双活系统,建立备用系统,保障系统运行稳定。

与此同时,深圳通还和 HUAWEI Pay 合作推出互联互通卡,为市民提供更加便利的支付方式和体验。凭借高质量的服务,华为云为深圳通提供全方位的计划托管、突发性网络专线打通、提供众保服务等。同时,华为云响应速度较快,为深圳通的运维支撑提供了强力保障。可以说,深圳通所有互联网业务,都离不开华为云的支撑。

为在新冠肺炎爆发阶段加强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市民安全出行、安心乘车,深圳通从 2 月 5 日起就推出了 " 同乘信息系统 ",帮助深圳交通部门建立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或重点疑似人员的同乘人追溯机制,最大程度地遏制疫情蔓延。

▲深圳通 " 同乘信息系统 " 实现市民出行可溯源。

通过小程序二维码的形式," 同乘信息系统 " 让乘客使用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出行时只需扫码就能知道同程乘客是否有感染情况,并且实现可溯源。实际运行中,该系统不仅保障了乘客安全,还协助了深圳公安、业主单位等查询同乘信息,避免出现交叉感染,而在其中,华为云则提供了弹性可扩展的能力支持,并且稳定支撑了业务运行。

目前,深圳通二维码注册用户数已经突破了 2200 万人,深圳通每天产生的交易量接近 300 万人次。

深圳晚报记者 王新根

相关标签

地铁 华为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