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6-01
深晚报道|与泉水共生:全国主流媒体聚焦济南地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5 月 30 日,由山东齐鲁晚报 · 齐鲁壹点主办、中国晚报摄影学会协办的 " 与泉水共生的地铁——全国主流媒体济南地铁行融媒采访 " 活动启幕。全国 20 余家主流媒体、40 余位摄影大咖齐聚泉城,用影像和文字讲述地铁和泉水的故事。

▲济南是世界著名的泉水城市 ," 家家泉水 , 户户垂杨 " 生动体现了城市特色。

2019 年元旦,济南首条地铁通车,千年古城正式迈入地铁时代。从 1988 年济南首次提出修建轨道交通到首条地铁开通,30 余年的摸索,是济南人对泉水的保护和珍视。泉水是济南的灵魂,也是济南最亮丽的名片。按照 " 用慎重的态度对待保护泉水,用智慧的方法建设轨道交通 " 思路,济南地铁人开展了大量保泉专题研究,秉承保泉、爱泉之心在轨道交通前期规划、工程设计、建设施工等各阶段,始终将泉水保护放在第一位。经过多年的努力,济南从地铁时代迈向了初步成网运营时代。2019 年 9 月 28 日,济南地铁 3 号线通车;今年年底,济南地铁 2 号线通车。届时,济南轨道交通线网将形成 " 一横两纵 " 的运营格局。

▲媒体记者体验乘坐地铁 3 号线。

▲媒体记者体验方便快捷的人脸识别系统。

▲摄影大咖们长枪短炮聚焦济南地铁。

采访第一站走进地铁 3 号线,在龙奥大厦站和奥体中心站,感受 " 一站一景一故事 " 的 " 文艺风 ",现场体验人脸识别购票、WiFi 全覆盖等智慧地铁服务。第二站走入地铁 " 大脑 " ——济南轨道交通大厦调度中心,揭秘地铁运营背后的故事。随后 , 采访团采访了地铁 2 号线施工团队,2 号线中的宝华街站至长途汽车站盾构区间是地铁修建过程中地质最复杂、施工难度系数最大的区间。最后,采访团在最美丽的地铁 1 号线体验网红车站的魅力。

▲机器人 " 小蓝 " 为这对老年夫妇带路。

▲施工人员正在地铁 2 号线宝长区间盾构机旁进行作业。

采访团还坐地铁来到了地铁的 "4S 店 " ——范村车辆基地,走进地铁司机的驾驶室,过一把模拟开地铁的瘾。走完全程,各地媒体记者都感慨济南泉水和地铁共荣共生的不易,纷纷点赞济南地铁 " 起步晚 , 起点高 "。

▲运行中的济南地铁 1 号线。

据悉,如今济南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即将批复,6 条线路蓄势待发,交错成网。2025 年,将形成覆盖全市域的轨道交通骨干网络。在不远的未来,44 条线路的轨道交通全域 " 大网 " 建成,真正实现地铁改变城市、地铁改变百姓生活。

深圳晚报记者 赵青 编辑 陆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