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6-02
深晚报道|何雪英:扎根司法基层近30年 创新打造“方言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何雪英是深圳市宝安区司法局基层科的科长,也是该局第一党支部书记。在她的办公室里,总能看到她伏案忙碌的身影,还有桌上堆积成山的资料,一本笔记本从 2018 年起记录着点滴工作日程。何雪英为人踏实、专注、平易近人,扎根司法基层近 30 年,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 " 英姐 "。

自掏腰包 为基层调解员送去 600 只口罩

2017 年底,何雪英从宝安区司法局公律科调到基层科。在她看来,基层科既是 " 头脑 ",又是 " 手足 ",唯有专注、踏实,信心坚定、保持热情,才能保证工作质量。

今年接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通知后,何雪英针对基层现状撰写防控指引,及时动员科室力量,确保 24 小时通信畅通,做好一线基层服务工作。" 抗疫初期,防控物资是最为短缺的。" 何雪英坦言,由于全区 24 个派出所和 6 个交警中队的调解室每天要接待很多需要调解纠纷的当事人,考虑到一线调解员的安全,她自己想方设法购买到 600 只口罩和一批消毒液,及时送到各驻点调解室人员手上。

创建 " 方言库 ",让矛盾化解在基层

据悉,宝安区创新打造人民调解 " 方言库 ",包括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专兼职人民调解员 467 人,涵盖各类地方方言达 100 种以上,何雪英是其中的 " 助推器 "。

2018 年,何雪英遇到一桩许久都未能调解成功的 " 植物人 " 医疗纠纷。" 聆听是人民调解的灵魂。" 何雪英发现当事人女儿和自己一样姓何,同样讲着一口 " 基围话 ",用家乡话拉近彼此的距离后,找到 " 郁结 " 对症下药,三年未能调解的案子终于调解成功了。由此,何雪英惊喜地发现,乡音乡情的力量不可小觑,建立 " 方言库 " 的想法应运而生。如今,宝安区人民调解 " 方言库 " 正发挥着大作用,让一桩桩人民调解 " 疑难杂症 " 迎刃而解。

热心为龙川县 " 代言 " 助贫困家庭 2 个月脱贫

何雪英还肩负着 " 精准扶贫 " 的工作任务,她所对口扶贫的一户家庭是位于龙川县田心镇三友村。那是一个母亲带着三个小孩的家庭,生活非常艰难。何雪英说,经过交流,她发现那个母亲心灵手巧,酿的黄酒非常好,还包得一手好粽子。

" 今天又吃到如珍包的灰粽,龙川亲人自种的糯米、自采的粽叶,用柴火细火慢煮 10 个小时以上,每一口都是绿色食品。" 在何雪英的朋友圈上,她开心地当起了 " 代言人 ",为亲朋好友推荐龙川亲人的粽子。

在何雪英的帮扶下,这一贫困家庭经过两个多月实现了脱贫,双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扶贫期间,何雪英还为三友村捐建了一座 " 幸福桥 ",希望贫困村能够尽快脱贫,过上幸福的生活。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通讯员 司新宣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