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无锡 2020-06-03
毫厘间“搭”起生命之桥,八旬重症冠心病老人获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朱鲸润)今年 82 岁的王婆婆患有冠心病已有 20 年,前段时间胸痛气短、左肩痛等不适症状加重,生活痛苦不堪。近日,王婆婆在无锡明慈医院做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终于摆脱了病魔的折磨。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王婆婆 13 年前在外地做过心脏支架植入手术,她的心脏内共有 5 枚支架。但是自去年冬天开始,王婆婆的病情加剧,吃药也不能缓解病症,且频发心绞痛。随后,王婆婆在就近医院做了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显示其冠脉三支病变,医生建议王婆婆做心脏搭桥手术。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心脏搭桥手术俗称冠脉搭桥术,是国际上公认的治疗冠心病 " 金标准 ",是指当一条或多条冠状动脉阻塞严重或血供非常不足时,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心脏旁路手术,可以让血液能够绕过阻塞重新循环起来,以此延长患者寿命。专家说形象地讲,就是因为地面道路交通十分拥挤,另外搭一座高架桥方便车辆上桥通行。

但是,以往人们认为高龄老人超过 75 岁,就已经不适宜进行手术,尤其是做心脏外科手术此类大手术。辗转多家医院后,王婆婆及其子女来到明慈医院。

经过该院心脏内科与心脏外科专家的联合会诊,确诊王婆婆患有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功能 III 级,高血压 ",还患有不少其他疾病。患者年纪较大,且伴有多脏器官疾病,无疑增加了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术后极易出现并发症,这对手术医生、麻醉师、体外循环师和重症监护医护人员等各环节提出层层考验。

无锡明慈医院院长兼心脏外科主任杨光教授团队根据患者特殊情况,术前精细化调整。" 老年群体区别于其他群体最大的特点在于基础疾病多,恢复能力弱。" 杨光教授介绍,在治疗高龄患者时,既应重视局部的致病因素,更应重视全身整体的状况。术前医院各科室为王婆婆进行了会诊,对病情详细评估,患者和家属高度紧张,医护人员耐心讲解,进行心理安慰和辅导,缓解患者和家属焦虑情绪。

手术当天,杨光教授团队为该患者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手术,手术通过取患者自身的大隐静脉,将狭窄冠状动脉的远端和主动脉连接起来,让血液绕过狭窄的部分,到达缺血的部位,改善心肌血液供应,进而达到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寿命的目的。经过 5 个小时的精细操作,杨光教授为患者顺利完成了手术,成功移植了 5 根血管桥。术后,王婆婆恢复良好。

高龄手术面临很多难关,只有在术前充分考虑好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术中手术团队密切配合、严谨细心,手术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主治医生刘广林表示,也很感谢王婆婆及家人的充分信任,让医生有机会去突破 " 禁区 ",作为医生不能为了规避风险而放弃手术治疗,放弃患者的生命!

相关标签

高血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