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6-11
深晚荐书|从名著版图里看大师众生相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从事外国文学教学三十年的余斌老师,最近写了一本书《译林世界名著讲义》,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外国作家作品集纳成 21 讲,从《荷马史诗》《神曲》《哈姆雷特》《高老头》《包法利夫人》到《傲慢与偏见》《简 • 爱》再到《变形记》《老人与海》《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他介绍作家生平,讲述作品内容,解析文学流派,定位他们的历史影响。像一本通识读本,为我们简明扼要地进行 " 导读 "。每一讲的末端,还附上中译本的出版小资讯,里边却藏有很大的信息量,把西方名著落地中国的前世今生勾连了起来。

我则以八卦心态,梳理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从名著版图里看大师众生相。

比如,很多大作家的父亲都是医生。

这可谓是巧合。父亲当医生,在基因学上并不能给后代以更多的文学遗传。另外,医生的职业,也并非都能带给家庭带来富裕或是小康。但奇怪的是,余斌老师所选的作家中,不少人的父亲都从医。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父亲就是一位退休军医。但当医生的收入并不能给家庭带来良好的条件。24 岁时,陀思妥耶夫斯基靠自己努力,以作品《穷人》一举成名。后世评论家习惯地把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排排座,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探讨了人类灵魂的深度,托尔斯泰的作品展现了人类生活的广度。也因此,他俩并列为俄罗斯 " 文学双璧 "。

法国小说家福楼拜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同岁,都出生于 1821 年。他的父亲是医院院长,家庭生活无忧,这让福楼拜养成了写作精雕细刻、精益求精。《包法利夫人》写了一千八百页,最后出版时删到五百页。福楼拜的强项是让小说中的人与事自然呈现,力避作家本人的情感流露。这种写法影响了后世很多作家,因此福楼拜被尊为西方现代小说之父。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父亲也是医生,塞万提斯一生坎坷又动荡的经历不知与父亲的传承有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不可否认,医生父亲生了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儿子。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父亲同样是医生,海明威承袭了父亲的兴趣,如打猎、钓鱼、在森林和湖泊中露营,生性热爱大自然,这为他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很多作家都有从军经历。

托尔斯泰出身贵族,家有庄园,后从军,多次参加战斗。他的著作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都有战争的背景。托尔斯泰是个强烈自省的人,他反对暴力革命,希望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的问题。晚年选择出走,82 岁客死于火车站。

法国作家莫泊桑要比托尔斯泰晚 20 年出生,算后辈。他在普法战争时入伍参战,此番经历成为他日后创作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1873 年莫泊桑拜福楼拜为师。1880 年《羊脂球》大获成功。他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的作家。鲁迅、周作人、胡适都译过他的作品。

塞万提斯也有从军经历。他先参加了步兵团,后经历了勒班陀战役、纳瓦里诺战役,并落下左手残疾。之后参加社会活动被俘,沦为奴隶,被关了五年,曾越狱多次,后被赎出。一生拥有英雄主义情怀,却穷困潦倒。他的《唐 • 吉诃德》成了日后理想主义的代名词。

美国作家海明威,生于 1899,比福克纳小 2 岁,比菲茨杰拉德小 3 岁。他参加了一战、西班牙内战、二战。《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都是自传体作品,并以战争为背景。1952 年的《老人与海》让他重回巅峰。1961 年,62 岁不到的海明威开枪自杀。他的小说简无再简。

1952 年,张爱玲以笔名 " 范思平 " 译了《老人与海》,被公为该书的第一个中译本。

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也当过兵。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文坛出现了好几位杰出人物。海明威、福克纳、菲茨杰拉德。前二者因获过诺奖,名气大一些。菲茨杰拉德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进了军营,服役中开始创作《尘世乐园》,一举成名,年仅二十四岁。之后写作爱情顺风顺水。创作于 1925 年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讲述了美国梦,并创造了代表享乐年代新名词 " 爵士时代 "

很多作家有流亡经历。

流亡经历也让很多作家在创作上积累了不少阅历和素材。

陀思妥耶夫斯基 1849 年因参加反农奴制活动被流放到西伯利亚长达十多年之久。后回到圣彼得堡。他的第一部长篇《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就是这个时间写就并出版的。流放的经历让他写作呈现出接踵而至的灾难性事件,鲁迅评论他是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

法国作家雨果生活的年代经历了大革命、巴黎公社、波旁王朝、七月王朝。雨果本人是学霸,20 岁就出版诗歌集。拿破仑三世称帝时,他为抗议流亡国外长达 19 年,写下了大量反帝制的诗文,全法国人都在倾听他的声音。他也因此被称为法兰西的良心。80 岁生日时,据说有 60 万人前去为他祝寿。去世时,法国为他举行了国葬。雨果一生扮演着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

很多人都未婚。

从婚姻状况可以看出很多作家的人生选择。

捷克语作家卡夫卡学的是法学,进保险公司工作,终其一生是个小职员,写作只是副业。《变形记》显示了作家的洞察力。卡夫卡曾要求好友在他死后把作品《审判》《城堡》销毁,但好友没有听从。这让他在后世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文学地位。卡夫卡一生未婚。

简 • 奥斯丁,尽管是十八世纪英国小镇的姑娘,极谦逊又极自信。可能是对人物有着天生的深刻洞察力,作家宁愿选择嫁给文学,终生未婚。

福楼拜一直离群索居,写作的精细和克制,让他在情感上高度冷静,后人罗兰巴特提出 " 感情的零度 " 理论便可以追溯到他这里。这种冷静可能是他终生未婚的原因。

很多作家都早逝。

莎士比亚去世时只有 52 岁。从喜剧悲剧到历史剧,三十多个剧本成就了莎翁在英国的文学地位,后人研究他的著作论文多不胜数。从法国到俄罗斯,众多作家笔下都抹不掉哈姆雷特的影子。连歌德都说,读他作品的第一页,就知道整个人生都属于他了。

巴尔扎克也是 52 岁去世,他出身良好,生活安康。惟一的问题是他太勤奋,一生高产,一年要写多好部小说。《高老头》这部杰作竟写了不到一周,创下写作速度的神话。他崇拜拿破仑,发愿把他用剑未完成的事业,用笔完成。此后,夜以继日地写作了 20 年,《人间喜剧》90 多个长短不一的小说,二千多个人物,对法国当代生活进行了全景式呈现。也由此,巴尔扎克付出了健康和生命。

简 • 奥斯丁去世时 41 岁,她有温馨的大家庭,是八个孩子中的一个。她的作品,如《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爱玛》《劝导》都是嫁女故事或日常琐事。在如何塑造人物方面,简 • 奥斯丁确实为后人提供了一个新的高度。

勃朗特三姊妹也属早逝。写《简爱》的夏洛蒂 • 勃朗特,去世时 39 岁。写《呼啸山庄》的二妹艾米莉 • 勃朗特 30 岁时去世,写《爱格尼斯 • 格雷》的三妹安妮 • 勃朗特死时 29 岁。余斌老师评《简爱》等小说有哥特小说的影子,但又超越了哥特小说,不停留和满足于悬疑破案。

菲茨杰拉德成名后过上挥霍青春和爱情的日子,乐极生悲,太太泽达尔被送进精神病院,菲茨杰拉德也在 44 岁时因心脏病发作去世。时光于他永远停留在俊美的记忆中。

莫泊桑成名后生活放纵,染梅毒,后进精神病院,43 岁在医院去世。

……

把这些大师按图索骥梳理了以后,心中有了时间和空间概念,对比起来阅读就容易多了。这本书是余斌老师三十年外国文学课的精华,大家不妨上上他的这一节课。

《译林世界名著讲义》

余斌 著

译林出版社 2020 年 5 月

深圳晚报记者 姚峥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