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胡玉梅 刘静妍)6 月 11 日上午,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 " 南京非遗耀云端—— 2020 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 " 拉开帷幕," 南京非遗 " 小程序正式上线发布。进入微信,搜索 " 南京非遗 " 小程序,就可以进入。
作为六朝古都,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众多,现有市级以上代表性项目 192 项,其中 4 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拥有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 311 人。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规规章出台,加强非遗分类保护,开展传承人数字化记录工程,探索实践非遗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动非遗进景区、进校园建设等。
今年的 6 月 13 日是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南京市集中开展了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今年遗产日非遗活动的主题是 " 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 ",重点围绕传统体育、传统医药和饮食非遗项目,开展非遗宣传传播,挖掘非遗在促进公众健康生活方面的生动故事,普及非遗知识,引导健康生活。
受疫情影响,今年的遗产日活动以网络展播为主。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市非遗保护中心精心开发了 " 南京非遗 " 小程序,开设 " 非遗头条 "" 非遗纵览 "" 动态速报 "" 会场直击 " 等功能板块,举办 " 云展览 "" 云分享 "" 云课堂 "" 云旅游 " 等线上展播,动态发布全市具有代表性、互动性的非遗活动讯息,讲述非遗传承背后的故事,共享南京非遗保护、发展的最新成果。
" 南京非遗 " 小程序,已经发布了南京非遗 30 余项线上线下展示体验活动,直播南京非遗耀云端—— 2020 年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线上展播南京白局传承人在疫情期间精心创作的《不负重托》《疫情过后春天到》等抗疫作品。
今年在抗击疫情的非常时刻,南京非遗传承人结合抗击疫情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用手中独特的 " 剪纸 "" 绒花 "" 灯彩 " 等制作技艺,创作了一幅幅形象生动、催人奋进的抗疫作品,汇集成 " 守得疫尽云天开——非遗传承人抗疫作品展 ",共收录 50 余位传承人倾力打造的近百幅抗疫作品。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也推出 " 雕刻时光、艺塑生活——南京竹木根牙雕刻艺术作品展 ",通过集中展示金陵竹刻、仿古木雕、仿古牙雕、根雕、角雕等艺术作品,加深公众对雕刻技艺的认知和体验。
快来看看详细 " 节目单 " 吧。
(图片来源:南京文旅微信公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