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宁公宣 记者 顾元森)在 6 · 18 期间,不少人选择网购,不过大家要当心不法分子找上门。6 月 18 日,南京警方公布了 3 起案例,并支招防骗。
" 客服 " 来电称补邮费差价,骗走女子上千元
近日,南京市公安局雨花台分局共青团路派出所接到王女士报警称,自己网购被骗了。
经查,6 月 15 日,王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自己是某网购平台客服,需要补 15 元差价更换为特定快递。王女士听后,想到自己确实购买过该商品,便没有怀疑。很快对方用短信发来一个链接,称这是 15 元邮费专用补差链接,王女士只需点击确认付款就可以了。随后,王女士按照对方提示点击确认付款,补上所谓 " 差价 ",没想到付款成功后,才发现对方发来的付款链接是 1500 元而不是 15 元。
王女士傻了眼,立即回拨 " 客服 " 电话,却始终无人接听。这时,意识到被骗的王女士立即报警求助。目前警方正进一步调查此事。
" 客服 " 称误操作每月扣 700 元,男子轻信结果背上贷款
6 月 7 日下午,南京市公安局栖霞分局马群派出所接到市民小张的报警电话,称自己被人在网上骗了 10 万元。
民警迅速赶到小张家中,了解事情经过。经了解,当天小张接到一个自称是网店客服人员的电话,对方在电话中核对了小张近期购买过的商品,并称帮小张错误办理了一项分期扣款业务,每个月扣款 700 多元,但是办理了之后购买商品非常优惠,询问小张是否保留这项业务,小张表示自己并不需要,希望取消。随后对方将电话转接给自称是银行客服的工作人员,该 " 客服 " 与小张核对了其银行卡后表示,查到的信息与小张所述并不相符,并称小张可能还存在信用贷款平台代扣的情况。小张一听就急了,询问对方究竟应该怎么办,才能取消这些业务。对方表示,其实并不麻烦,只要小张按照要求下载相关软件,将信息填清楚即可。小张赶紧按照对方指导下载了软件、填写好信息,谁知,收到的不是业务取消的短信,而是自己在借款平台贷了 10 万元的通知。小张这才意识到受骗,立即报警求助。
" 客服 " 主动理赔,骗走女子 49 万多元
今年 5 月 24 日,南京市公安局栖霞分局龙潭派出所接到王女士报警,称自己被网购客服以理赔为由骗了 49 万多元。
原来,5 月 23 日下午,王女士接到一通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网购客服,因王女士购买的某品牌面膜荧光粉超标,质检部门要求对消费者双倍理赔。王女士觉得麻烦,就说不要了,可对方坚称要理赔到底。王女士便根据对方要求添加了一个理赔公众号,按照要求把两个贷款平台共计 19 万多元全部提现到了自己银行卡内。之后,对方让王女士将这笔钱转到指定账户,由系统自动将贷款还上。
" 当时我不敢相信,就向对方要了身份证号,后来对方把自己的身份证拍给我看了,我觉得是真的。" 王女士说,之后她分六次将 19 万多元转到 " 指定账户 "。第二天,王女士发现自己的贷款没有还上,便联系对方。对方以需要虚拟认证为由,又让王女士通过手机银行转账页面,将 18.8 万元作为认证代码转入他们的 " 虚拟账号 ",并再三保证这样做不会转账成功,只是作为凭证截图,可当王女士操作完后,18.8 万元仍然转了出去。
对方称王女士操作超时,让王女士再以 11.1 万元试一次,没一会儿 11.1 万元也转了出去。这时,王女士才意识到情况不对,立即报警求助。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支招防骗
警方表示,如今有的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受害人电话号码、收货地址等购物信息,冒充 " 客服 ",并以办理理赔、补邮费差价、开通业务等为由,引诱受害人向第三方转账,或是到网贷平台贷款,从而实施诈骗犯罪。
警方提醒:凡是接到自称网购客服的电话,涉及订单、快递问题的,务必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平台客服确认;所有的理赔转账、退款都应通过正规合法渠道进行,一旦对方提出转账或借贷要求,千万不要理会,谨防上当;切记留存好联系电话、聊天记录、转账证明等相关证据,一旦发现被骗,立即报警。(文中当事人为化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