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姜晨 记者 舒越 / 文 赵杰 / 摄) " 今天,是你们大学阶段最后一节药物化学课,也是我 30 年教学生涯里的最后一堂课。"6 月 18 日,即将退休的全国模范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国知名抗肿瘤药物科学家、中国药科大学尤启冬教授,在他熟悉的 E 楼 202 教室为学生们上了退休前的最后一节课,近 200 名海内外学子也在 " 云端 " 同上了这 " 最后一课 "。
海内外学子 " 云端 " 同上最后一课
通过网络得知此事的近 200 名海内外弟子,从四面八方涌来相约 " 云端 ", 隔空面屏一起重温学生时代,同上 " 最后一课 ",再一次聆听恩师的谆谆教诲。
讲台上的尤启冬不再是当年那个 30 岁出头的小伙子,讲台下云端的另一旁," 学生 " 也早已是中年人。
告别三尺讲台,尤启冬教授感慨颇多:" 生命的一半在那三尺讲台,上好每一堂课,是老师对讲台最好的告白。回首 30 年教学生涯,一刻没离开过讲台;3 个国家级教学成果,时时在思索着改革;3 个国家级荣誉称号,努力终有回报。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书匠,能为国家大健康事业出点力,我很开心也很满足。"
目前在牛津大学访学、中国药科大学 2003 级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现任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副主任,中国药科大学副教授张晓进在云端告诉记者,"2006 年,尤老师给我们班上了部分章节的药物化学课,正是这节课,给了我对药化学科的启蒙,也引导我从此走上了药物化学研究的道路。" 后来,张晓进保研成为尤老师的研究生,药物化学专业硕博连读,并于 2012 年博士毕业。
" 尤老师严谨求实的学术品格以及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都深深影响了我。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都勉励自己能够发扬尤老师的治学精神,把教学科研做好,也能够为我的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张晓进说。
学生们汇编《尤氏经典语录》赠别恩师
短短 40 分钟的药物化学课很快过去,正当尤启冬教授宣布下课时,学生们给了他一个意外惊喜。来自该校药学院 2017 级药学(基础药学理科基地班)的学生代表不仅送上了定制的鲜花,还汇编了一本《尤氏经典语录》赠别恩师;尤启冬教授培养的首个博士生、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志裕带领全体学生起立鼓掌,向恩师深深鞠躬,温馨感人的现场氛围令人动容。
" 生命的一半在那三尺讲台,我就是喜欢当老师!"" 马上要上课了,我把手机关了吧。"" 做药做的就是一份责任,如果你做出来的药自己都不敢吃,你怎么能给病人吃 "……
中国药科大学 2017 级药学院学生张宇晨向记者展示了这本制作精美的《尤氏经典语录》,其中不仅有他的 " 金句 ",还有很多尤教授与学生一起科研、讨论的照片,满满的回忆。
尤启冬教授笑着说,"30 年,始终站在本科教学的讲台上,这是我始终坚持的事,非常谢谢学生们对我的认可和支持。虽然退休了,但是我一定还会继续奋战在科研的前线,如果有需要,我也愿意再来给本科生们上课!"
尤启冬教授经典语录
我这里是魔鬼训练营,想做我的学生要做好准备哦!
马上要上课了,我把手机关了吧。
我离不开我的学生。作为教师,把科研做好的同时更要把课上好,科研上的成绩固然重要,但是金杯银杯也比不上学生的口碑啊!
我们是做药的,如果有一点点马虎,那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是绝对不允许的!
做药做的就是一份责任,如果你做出来的药自己都不敢吃,你怎么能给病人吃?!
(编辑 苏湘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