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交通与化解矛盾纠纷是平安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盐田区海山街道高度重视,多方联动,积极开展交通整治工作,为辖区群众营造平安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同时,形成 "1+6+3" 人民调解队伍培育模式与双向型合闭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链,为盐田区矛盾纠纷化解贡献海山力量。
优化道路环境 加强宣传劝导
针对辖区重点路段交通拥堵问题与货柜车、私家车违停乱停问题,海山街道交安委联合盐田交警大队成立专项领导工作小组,同时组建道路巡查队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劝导教育、召开小区物业代表工作座谈会、加装违停执法监控、树立警示标牌等方式,对临海路、海环路、海山路等道路环境问题进行整改,以扎实举措确保辖区路面安全有序畅通,目前上述现象已明显减少。
同时,海山街道交通协管员及辖区志愿者队伍在深盐路、海山路等多条主干道的交叉路口进行常态化疏导宣传,海山街道交安委联合交警大队多次在学校、社区、公共场所组织开展交通安全培训活动,增强群众对交通安全行为的认知,平安交通意识深入人心。
一体双翼 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
近年来,海山街道为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通过一手抓调解队伍培育模式,一手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模式,构成海山街道人民调解工作 " 一体 " 中的 " 双翼 "。
据了解,海山街道以 "1" 个人民调解工作室(老戴工作室),"6" 个设在居委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结合联动平安易站 "3" 支队伍,构建 "1+6+3" 人民调解队伍培育模式。此外,依托街道综治办(司法所)牵头的 " 警格 + 网格 " 双网融合项目,由社区自下而上的自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与街道自上而下的各渠道矛盾纠纷接收、下派与处理化解,集结街道、社区、平安驿站三级调解体系力量将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在格内,打造双向型闭环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链。
海山街道通过人员网格化、事件排查化解网格化,推动社会治理力量下沉到社区小区 " 格内 ",推进联勤联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据统计,今年来,海山街道调解受理量与 2018 年同期相比增加 35%,调解成功率提高至 98%。截至目前,街道组织调解成功的纠纷案件均无矛盾升级现象,涉疫案件及时化解率达到 98%。
深圳晚报记者 叶洋特 实习生 李娴 编辑 谢启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