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邓雯婷)6 月 24 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禁毒工作发布会,公布了南京法院近 5 年审理毒品犯罪案件的相关情况和典型案例。
在典型案件中,李某仙等贩卖、运输毒品案、高某等走私、贩卖毒品案等案件,是南京法院审理案件中相对典型的跨省、跨境长途贩运大宗毒品案件。涉案毒品主要来自缅甸等西南方向,贩运方式涵盖飞机、铁路、汽车等各种交通工具,甚至包括邮寄运输、人体藏毒等方式,涉案毒品数量多则近 5000 克,少的也有 200 余克。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过去 5 年,南京法院新收毒品犯罪案数量呈逐年下降态势,从 2015 年全年新收的 1539 件降到 2019 年的 665 件,下降比例达 56.8%。2019 年审结毒品犯罪案件占全国法院审结毒品犯罪案件的 0.85%,毒品犯罪形势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南京在册吸毒人员基数较大,受到市域外毒品犯罪分子窥视;新精神活性物质 5F-AMB 等新型毒品陆续出现,管制难度进一步加大;涉网毒品犯罪数量上升,证据收集困难进一步显现,全市禁毒斗争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过去 5 年,南京法院审理的毒品犯罪案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案件类型以贩卖、运输毒品案件为主。二是涉案毒品种类以冰毒为主,但新型毒品犯罪时有发生。在市法院 5 年审结的大宗毒品案件中,81.96% 的案件涉及甲基苯丙胺(冰毒)。此外,涉海洛因等传统毒品犯罪案件数量占比稳定,涉咪达唑仑、甲卡西酮、5F-AMB 等新类型毒品犯罪时有发生。三是涉毒罪犯文化程度低,累犯、毒品再犯占比高。在判决的重大毒品犯罪案件被告人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 93.52%。在重大毒品罪犯中,累犯、毒品再犯占比达 37.71%。四是毒品罪犯中外来人员占多数。此类人员占到市法院生效判处毒品犯罪被告人总数的 56.83%。此类外来人员主要涉及贩卖、运输毒品犯罪,处于毒品交易链条的上游,即从外地向我市输入、贩卖毒品。
南京法院重点严惩走私、制造毒品、大宗贩卖毒品等严重毒品犯罪,对具有武装掩护犯罪、暴力抗拒查缉、利用未成年人犯罪等严重情节的毒品犯罪分子,以及职业毒犯、累犯、毒品再犯等罪行严重和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犯罪分子,该判处重刑至死刑的,坚决依法判处。南京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的重刑率,多年来始终高于同期全部刑事案件的重刑率。过去 5 年,南京法院判决毒品犯罪分子中,被判处 5 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重刑率近 18%,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 10 个百分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