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粽 " 情四海,愿您安康。
今天是中国传统的端午佳节,也是我国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后的又一个旅游小长假。在纠结是说端午安康还是端午快乐之余,咱不妨先说上一句:放松心情之余不要放松警惕,继续做好个人防护!
大家都知晓,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是没有风险,更不等同于疫情的结束,恰恰相反,疫情风险随时随地可能存在。因此,在接下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保持防控的警惕性,提高防范意识,做好个人防护,依然是每一个人的首要之责。特别在出行的人流量较大的节假日,尤其如此。
每逢节假日,各大媒体都会呼吁,让文明成为节日里最美的风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形势下," 文明 " 两个字直接连着 " 安全 ",值得再三强调。严格按照要求佩戴口罩、注意保持社交活动距离、让公筷公勺成为新 " 食 " 尚、食物要彻底地煮熟 …… 慎终如始,全力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既仰赖于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努力,更离不开每一个普通人文明观念和文明行为的支撑。
此时此刻,文明是一道 " 风景线 ",更是一条 " 安全线 "。
在某种意义上,接下来的每一个节假日,都将既是对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的一次严肃考验,也是对民众文明素养的一次全面检验。此前的 " 五一 " 小长假,我们能够切实感受到全社会对健康文明、社交礼仪有着更高的追求和着眼点,而大家也切切实实以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优秀的 " 答卷 "。其实,人们恪守文明准则,文明出行,在人与人的交流与互动中筑起一道安全屏障,正是对疫情防控 " 人人有责、人人负责、人人尽责 " 的价值理念的无形遵循。
保持社交距离、提倡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 …… 这些 " 新规矩 " 好习惯,不仅仅是在端午节期间需要保持的,也不是在疫情过后就可以丢弃的,而是需要真真正正内化为一种生活常态,一直延续下去。生活文明的进步即是如此。正如有人说的," 积习确乎难改,然而积习一旦能改,这个社会会有新的升华 "。比如使用公筷公勺,这之前看似很麻烦,但当我们真正去践行,品尝到文明新风的芳香后,人人将为之叫好。
来!继续让文明与安全站稳节日 "C 位 "。祝大家度过一个文明、健康、愉快的假期!
(温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