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交响乐团 " 空中音乐会 " 第二季第四期在端午小长假期间如约而至。6 月 26 日晚 8 点,登录喜马拉雅平台,搜索 " 深圳交响乐团 ",即可在 " 空中音乐会 " 第二季专辑中收听本场音乐会——柴可夫斯基《曼弗雷德交响曲》,执棒这部作品的是星海音乐学院刘明教授。
《曼弗雷德交响曲》是柴可夫斯基根据拜伦同名叙事诗创作。在拜伦的笔下,主人公曼弗雷德是一个孤独、苦闷、厌世、对人间充满怀疑、对人生失去希望的悲剧性人物。据说,这首音乐的创作题材是俄国 " 强力集团 " 的代表作曲家巴拉基雷夫向柴可夫斯基推荐的。因为巴拉基雷夫名重一时 , 地位显赫,所以常常以一种权威的姿态向别的作曲家建议创作题材。19 世纪 60 年代,当柴科夫斯基刚从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 , 巴拉基列夫便向这位初出茅庐的作曲家提议写作《罗密欧与朱丽叶》。
到了 19 世纪 90 年代,柴科夫斯基已是蜚声国际的大作曲家。巴拉基雷夫仍像当年一样,为柴科夫斯基拟就一份详细的写作大纲,甚至安排了基本主题的调性。所以最初,柴可夫斯基是拒绝的。不过后来,他在瑞士旅行,到了《曼弗雷徳》剧情的发生地一一阿尔卑斯山,壮丽的景色给了他强烈的感性刺激,再加上作曲家的理性思考,在拜伦叙事诗中找到了当时俄国社会现实生活的影子,从曼弗雷德的形象中看到自己,感受到自己生活的处境,最后同意了这首作品的创作。
作曲家却只用了半年即完成作品。作品的艺术构思有别于另外几部交响曲,但无疑是柴科夫斯基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第一乐章是这部交响曲的核心,也概括了作品的基本思想。第二乐章是一首优美、轻快的谐谑曲。第三乐章的标题是 " 牧歌 "。第四乐章与第三乐章形成强烈对比,小提琴与中提琴加上弱音器后音色朦胧,配以竖琴的琶音,这些手法都增强了音乐的奇幻性。管风琴也加入进来。
在全国抗击疫情期间推出的深圳交响乐团 " 空中音乐会 ",第一季十期圆满收官,赢得外界良好口碑,目前第二季延续首季良好势头,因内容优质、正能量满满,还被 " 学习强国 " 选中,获推全国总台,在更广阔的网络空间为更多人带来力量与感动。其中第二季第二期音乐会马勒《第六交响曲》上线仅两周,播放量已近 40 万。接下来," 空中音乐会 " 还将带来更多交响名作。
深圳晚报记者 赵伟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