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6-29
南京一医院翻新围墙发现大量明城砖,目前已“颗粒归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胡玉梅 张然 文 / 摄)近日,解放军第八一医院西侧急救中心一小段围墙拆开后,发现不少明城砖。砌围墙为啥会用到城砖?这些珍贵的城砖今后如何保护、利用?6 月 29 日,现代快报记者前往现场探访。

△现场城砖有的灰白有的发黑

现场:城墙保护中心正在清运,部分砖块铭文清晰可见

当天上午十点半,现代快报记者来到了位于南京秦淮区杨公井的解放军第八一医院。穿过现代化的医院大楼,记者看到了一栋三层高的白色小楼,楼上竖着 " 急救中心 " 四个红色的大字。贴着急救中心一侧的墙根,整齐摆放着许多灰黑色的砖块,它们长约 40 厘米、宽约 20 厘米、厚度大约有 10 厘米。这些 " 大块头 " 有的灰白、有的发黑,不少还沾着砂土。

△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搬运城砖

现代快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有两人戴着手套,正在将这些砖块搬上卡车,并整齐码放。通过交谈,记者得知他们是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 这些确实是明城砖,大约有两三百块,每块砖有 40 斤重。" 其中一名工作人员一边擦着汗一边告诉记者。

一块已经被搬上卡车的明城砖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灰白色的砖体上还能看清 600 多年前的铭文," 造砖人夫赵 " 五个字清晰可见,可以得知造这块砖的人姓赵,可惜全名已经不大看得清了。

△铭文 " 造砖人夫赵 " 清晰可见

疑问:砌围墙为啥会用到明城砖?

" 接到热心市民反映后,我们 23 号的时候已经跟医院联系了,因为是医院的院产,需要一些手续才可以回收。" 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王天文主要负责城墙砖回收工作,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该院以前的不少围墙都是城砖砌的,所以他们很有经验," 这次围墙翻建出新,都是人工拆的,拿铁钎一块一块撬下来,没有用大型机械破拆,所以保护得很好。"

△已装上卡车的城砖

为什么砌围墙会用到城墙砖?王天文表示,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很普遍," 那时候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还不是很强,物资也比较匮乏,建筑材料很缺,好多城砖被拆下来当做城市建设的材料,砌围墙、盖房子都有,这种情况在城南一片很普遍。"

现场,城砖有的灰白有的发黑,王天文告诉现代快报记者,600 多年前刚烧制出来的时候,这些色差就已经形成了。" 明代的城砖是很多省份烧制的,每个地方的土质、水不一样,烧的火候也不太一样,所以砖块会有色差。"

后续:回收入库,日后维修城墙时使用

回收回来的明城砖,将如何保护、利用?王天文表示," 这些砖会回收入库,日后维修城墙的时候再使用,使用的时候会清理。"

在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的库房中,还存放着大量回收回来的明城砖。2016 年 11 月,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与基金会携手,推出 " 颗粒归仓 守护城墙 " 活动,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散落的明城砖线索。"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累计回收城砖约 25 万块。" 王天文说。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公元 1366 年,朱元璋下令修筑南京明城墙,动用了全国 5 个省 152 个州县共 28 万民工,耗费城砖上亿块。大多数城砖上留有铭文,少则 1 字,多则 70 余字,记录着烧造产地、时间、责任人等信息。由一块块城砖堆砌而成的明城墙,不仅是南京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城市名片,更是无数南京人的情结所在。

相关标签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