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对城市文明也是一场考验。6 月 28 日晚,山西省阳泉市图书馆就 " 安保人员闭馆时驱赶躲雨市民 " 发布情况通报:当天延迟三十分钟清场,将对相关工作人员加强管理和教育。
6 月 24 日傍晚,阳泉市图书馆闭馆之际,天降暴雨,数十名读者希望留在室内避雨,被保安驱赶。
网上流传保安一句话," 是不是这雨下到 12 点,你们就在这待到 12 点?"
正是这句话,引发不少网友批评。
在公众看来,图书馆是文化单位,是财政供养的公益单位。面对读者来避雨,应当讲人情,即便要下班,也要灵活操作,人性化处理,延迟关门,为避雨市民提供方便。如果保安不懂这些,图书馆领导也应具备这样的意识,为民众提供方便。
阳泉市图书馆对避雨市民强硬操作,让人想起东莞图书馆。此前,一张湖北农民工吴桂春在东莞图书馆的留言图片刷屏了。吴桂春最终留在了东莞,可以继续与图书馆 " 结缘 "。杭州图书馆 10 年不拒乞丐和拾荒者进入,被网友称为 " 最温暖图书馆 ″。
同样都是图书馆,对待市民和公众的态度,高低立显。
图书馆,是一个城市文明的缩影。一个图书馆,如何对待民众,既是城市文明的标识,也是城市治理理念的表现。
有时候,不需要多少大操作,讲多少大道理,多些换位思考,多点同理心,对自己只是举手之劳,对别人或许就是莫大的温暖和帮助。
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为市民提供方便,这才是城市的 " 面子 "。
ZAKER 南京评论员 曹玉兵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