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7-06
家人相见不相识,七旬老汉失踪23年终回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宝玖 记者 顾潇)扬州仪征一名七旬老汉失踪 23 年,民警和救助站工作人员帮其找到疑似的家人,却因为年代久远,相见已不相识。最终,在聊天中,这位记忆丧失的老汉,回忆起了家人的一些片段,确认了身份。

△ 杨老汉(坐者)找到了家人。通讯员供图

7 月 2 日和 3 日这两天,扬州宝应县市民发现一名流浪老汉在一直在某公司门口徘徊。热心市民打 110 报警,城北派出所民警李荣培接警后,立即赶至现场将老汉带回派出所调查。由于老汉智力不太好、语言不清,李荣培询问了半天,也没有了解到老汉的身份信息,只好将他送到救助站暂时安置。

救助站工作人员想进一步了解情况,但老汉好像丧失了记忆,说话也模糊不清。于是,宝应救助站站长季钢银求助扬州市救助站对其进行人脸识别。

为了让破碎的家庭能重新团圆,民警李荣培也在为老汉寻找亲人做了大量工作,最终他们通过人脸识别寻找到扬州仪征有一名男子与流浪老汉面貌高度相似。这名男子姓杨,1949 年出生,今年 72 岁。当天,工作人员与杨某家人联系后,杨某妻子陈老太称,杨某在 20 多年前的确失踪了。

7 月 4 日下午,陈老太与孙女赶到了宝应,可是见面后,两人却表示并不认识,场面有点尴尬。陈老太告诉救助站工作人员,其夫杨某 49 岁时随舅妈到上海服待老人,他走时神经就不太好,结果他这一走就是 20 多年。杨某失踪后,家人还和舅妈到法院打了几场官司,向舅妈要人。陈老太表示,杨某走时脸很瘦,根本不像眼前的这个神情木讷的人。

面对如此尴尬场面,救助站工作人员打算用亲子鉴定的办法确认老汉的身份。当晚,救助站工作人员安排陈老太和杨某在一起聊天,看看能不能唤起他对往事的记忆。在聊天中,杨某突然回忆说 :" 我家在仪征,儿子小名叫大兵。" 陈老太称,他们的儿子正是叫大兵。随后,杨某又说出了几个邻居的姓名,与陈老太邻居的名字相符。种种迹象表明,这名流浪汉正是陈老太苦苦寻找了 23 年的丈夫杨某。面对站在面前不敢相认的丈夫,陈老太顿时泣不成声。

7 月 6 日,宝应救助站工作人员和公安民警准备通过有关部门,将杨某送回仪征老家,让家人与他团聚。

相关标签

失踪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