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7-06
深晚报道|宝安推出深圳首个区级“新冠疫情治疗和防控中医药科研技术攻关专项”扶持项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7 月 6 日,宝安区举行 " ‘传承精华 · 守正创新’中医药课题研究新闻发布会——重大疫情防控及新冠肺炎攻关专项 " 活动。作为深圳首个区级 " 新冠疫情治疗和防控中医药科研技术攻关专项 " 扶持项目,截至目前,主办方收到申报项目 121 个,合计资助需求达 2873.55 万元。

深圳首个区级 "新冠疫情治疗和防控中医药科研技术攻关专项 " 扶持项目

据了解,3 月初,新冠疫情还处于较严峻的阶段。在宝安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宝安中医药发展基金会联合区卫生健康局、区科技创新局面向全区各医疗机构发起了 " 关于新冠肺炎治疗和疫情防控技术研究及应用中医药专项 "。通过本次中医药课题研究专项,一方面总结和沉淀疫情防控期间宝安医疗队伍的防控方案,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针对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和预防的临床成果。

发布会上对此次中医药课题研究的评审办法、资助流程、资金监管、项目申报等进展情况进行了通告。项目方案紧扣 " 传承精华 · 守正创新 " 的中医药发展之路,对申报项目的内容要求能够体现 " 回溯本源、回归本位 ",让中医学回溯本源,让中医院和中医师回归本位,让中医课题研究 " 遵循中医规律 "。

截至 7 月 6 日,主办方共收到申报项目 121 个,合计资助需求达 2873.55 万元。宝安的中医团体希望通过本次中医药课题研究专项,总结出一系列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的宝安特色 " 科研 " 成果,进一步推进宝安,乃至全市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不断提升深圳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

多措并举搭建平台切实服务群众 努力建设一流中医药传承创新城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范围蔓延,中医药学的科研攻关更为疫情的诊疗和预防增添新思路。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常巨平表示,全省中医药大会的召开吹响了中医发展的时代号角,并在报告里对中医的传承和发展创新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本次课题是中医药学在通过辨证论治、数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解决临床上很多西医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同时要求未来宝安各中医院要有所创新,在守正和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建功立业,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坚持中医药的道路不变,希望把宝安的中药事业打造成为深圳的一个品牌。

2020 年 2 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深圳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意见(2020-2025)》,为贯彻落实市政府指示精神,促进宝安区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4 月,宝安区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出台《宝安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在中医药发展政策机制等六个方面支持改革、鼓励创新、紧抓落实。

宝安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广深港科技走廊的核心节点,在中医药的发展传承方面有着独特优势。近年来,宝安区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以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先后打造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首个纯中医治疗医院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

作为全国第一个区级的中医药发展基金会,宝安中医药发展基金会致力于打造中医药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教育、文化交流服务平台,不断创新和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本次由宝安中医药发展基金会主办的 " 中医药课题研究攻关专项 " 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中医思维与中医课题研究相结合,借此实现中医在 " 科研 " 上的创新,探索中医思维的中医 " 科研 " 新标准。

未来,宝安区将继续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 " 双区驱动 " 优势,大力推动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 " 六位一体 " 发展,努力建设一流中医药传承创新城市,切实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

深圳晚报记者 彭彩萍 通讯员 徐锦梅 编辑 孙中春

相关标签

中医药 科研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