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7-18
文脉颂中华丨脆、嫩、爽、滑!铁棒捶出的淮安味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 " 钦工肉圆撂过墙,拾起还是圆又光。掉在地上跳几跳,吃到嘴里嫩又香。" 一首民谣唱出了钦工肉圆的特点,把淮安人最爱的味道说得明明白白。

△钦工肉圆

脆、嫩、爽、滑,是钦工肉圆的口感。

一源于选料讲究,当地农户家养的黑猪,趁刚宰杀完还冒着热气,只取后腿上的精瘦肉,还要挑去细小的筋络和肥肉。

二则是这捶制肉泥的功夫,两把各重 1.5 公斤的铁棒,捶打 15 分钟,力度、次数全凭经验,眼看、鼻闻、手摸,才能判定肉泥是否达到要求。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加入盐、淀粉、葱末、姜末等配料,增加肉泥的黏性。

△捶打后的猪肉,黏性逐渐增强

△捶打后的肉泥

醒制一夜后,再把肉泥挤成圆溜溜的肉圆,下到温水锅里,文火养上一个小时,方能煮出这脆、嫩、爽、滑的钦工肉圆。

△文火养肉圆

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却很符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做出的肉圆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脂肪含量较低,也无添加。

咬一口,满嘴肉香,倒也没有长肉的烦恼!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李鸣 / 文 吕正昕 张浩然 张治纲 / 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