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7-10
深晚报道|探索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径:深圳用“绣花”功夫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莲花山公园山顶广场簕杜鹃花海。深圳晚报记者 冯明 通讯员 钟子杰 摄

7 月 9 日,深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城市精细化管理专场新闻发布会,城市管理、生态环境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社区基层单位分别介绍了他们在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容管理、城中村治理等方面下的 " 绣花 " 功夫,展示了深圳在探索超大城市管理、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环境方面所做的创新和努力。

千余座公园织就 " 公园里的深圳 "

近年来,深圳紧紧围绕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目标,全力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用 " 绣花 " 功夫加强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工作,探索超大城市管理的新路径。

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杨雷介绍,深圳在全国首创环境卫生指数测评,倒逼各级管理部门压实工作责任,努力做到处处干净、时时干净。深圳还大力推进厕所革命,高标准改造提升公厕 2197 座,新建公厕 340 座,不仅缓解了市民紧急如厕的难题,更成为展现城市文明的一道窗口。

垃圾处理也是超大城市环卫工作的一大难题。深圳近年来以国际一流标准新建改造环卫设施,垃圾焚烧厂烟气排放指标优于欧盟标准。2019 年 9 月,南山、宝安、龙岗的三大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提前投入运行,新增垃圾焚烧能力 1.1 万吨 / 日,全市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 2 万吨 / 日。

干净的城市环境是市民群众能够享受的最普惠民生福祉," 公园里的深圳 " 更成为城市名片。深圳努力为市民提供更多共享绿色空间,截至 2019 年全市公园总数达 1090 个,共建成绿道 2448 公里。市民出门 500 米可达社区公园,2 公里可达城市综合公园,5 公里可达自然公园,深圳成为名副其实的 " 公园里的城市 "。" 花园城市 " 同步建设,共建成 60 条花景大道、30 个花卉特色园、220 多个花漾街区、440 多个街心花园、300 多个花园路口,新增立体绿化 100 多万平方米,种植各类观花乔木 13.8 万株,开启花漾生活。

" 数据 + 智能 " 造就高效智慧城市

深圳作为超大型城市,在保障城市有序、安全运行,建设民生幸福城市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2019 年开始,作为广东省 " 数字政府 " 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深圳把 " 数字政府 " 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和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抓手。

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王耀文介绍,经过近一年的建设,深圳市政府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已初步具备支撑深圳城市运行的各项基础能力。接入了全市 63 套系统,汇集各部门 100 类业务数据,能实时感知城市的人口热力分布、各类城市部件、服务设施;开展了经济运行、生态环境、政务服务、交通运行、公共安全等 14 个领域的数据汇聚和融合关联,建立了城市监测指标体系和数据分析模型,开展预测预警和分析研判,为智能化、精细化城市的治理赋能。

随着智慧城市的推进,深圳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高。有了信息共享、自动核验、智能比对的全程无人工干预自动审批,市民可以拥有领先全国的 " 秒批 "" 秒报 " 办事体验。此外,在救灾应急、企业监管、交通评估、环境监测和污染管理等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深圳的 " 城市大脑 " 也都发挥着卓越的作用。

未来深圳还将持续发力,更进一步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其中,建设应用 5G 数字化城市,构建 " 云上深圳 ";建立城市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重点行业的智慧化支撑体系,以及助力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都会是深圳即将着重发力的 " 智慧 " 要点。

综合治理推动城中村破茧成蝶

平坦整洁的路面、干净的墙面,短短一年多时间,宝安区航城街道的后瑞社区被高标准地打造成了 " 湾区门户、临空都会、山海新城 " 的 " 双宜小村 "。

后瑞社区焕发新颜正是深圳开展城中村综合治理的一个案例。然而综合治理实施的整个过程非常艰难,社区党委书记吴桂开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 开工时,居民不理解。" 吴桂开介绍道,社区和股份公司干部带头,走街入户去沟通解释,看着现状描绘将来,既讲规划又答疑惑,先做亲戚朋友的工作,不断影响周围群众。

" 施工也不容易,村里楼房间距很窄,除了主巷道都不足 4 米,大型施工机械无法进入,水电气等地下工程只能靠人力用铁锹一下下挖。" 吴桂开回忆道,经过系列治理措施,新瑞一区、二区、三区环境迅速发生巨大变化。在发布会现场,吴桂开举起两组整治前后的对比图,自豪地向记者展示后瑞社区的变化,并感叹说," 我生长在后瑞,工作在后瑞,生活在后瑞,切身感受到,后瑞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么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美!我也感到很自豪。"

杨雷介绍,2018 年,深圳启动新一轮城中村综合治理,此次综合治理规模之大、标准之高,前所未有。三年来,1500 余个城中村实现美丽蝶变。共新建燃气管道 1306 公里,500 个村完成燃气进村入户;新增视频门禁近 10 万套,实现楼栋全覆盖,城中村居住人员 " 进有登记,出有留痕 ",治安形势大幅好转;新建小型消防站 778 座、消防栓 1.9 万个,新增电动车充电装置 1.2 万个,全面消除入户充电这一重大安全隐患。此外还新增绿化 70 万平方米,城中村从地面到立面到空间焕然一新。

深圳晚报记者 陈龙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