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7-21
深晚荐书|出发去宇宙 《六极物理》作者严伯钧解说火星探测器“希望”号发射奥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北京时间 2020 年 7 月 20 日凌晨 5:58,阿联酋首个火星探测器 " 希望 " 号搭乘日本的 H-2A 运载火箭,从日本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希望 " 号将经过约 200 天的飞行,于 2021 年 2 月抵达火星轨道,并通过探索成像仪、红外光谱仪对火星气候及天气进行探测研究。这是阿联酋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也标志着新一轮火星探测周期的开启。

此后,美国的 " 毅力 " 号、中国的 " 天问一号 " 火星探测器也将于 7 — 8 月发射升空。" 天问一号 " 的发射,也是我国首次发射火星探测器,此次任务如果实施成功,可进一步缩短我国与美国、俄罗斯、欧洲在深空探测技术方面的差距,提升我国空间探测器的研制水平,推动我国在行星探测和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全面发展,使我国跻身国际空间探测领域先进行列。

对于这次火星探测器发射任务,从专业人士到普通大众,都对其充满重视、自信和好奇。抖音联合喜马拉雅,共同举办了一场 " 出发去宇宙 " 的科普讲座活动,给大众解说这次的火星探测器发射任务。在这次讲座活动中,他们邀请了众多大咖,包括毛不易、冯仑、严伯钧等。

科普畅销书《六极物理》的作者严伯钧作为特邀嘉宾现身直播间,针对 " 星际移民——为什么火星是我们星际移民的第一站?" 这个主题展开了精彩的讲解。

" 出发去宇宙 " 严伯钧讲座海报

在太阳系的宜居带中,包括地球在内,还有两颗行星,那就是金星和火星。

金星在一开始,也被寄予极大的希望,因为从外表来看,金星的情况是非常合适的,它处在宜居带上,又跟地球的大小、质量、密度等都非常接近。于是我们把它看作希望和长寿,称它为长庚、启明,象征着爱与美丽,所以在很多科幻电影中,我们也常常能够看到很多故事把金星作为剧情的背景。

但随着探测器到达金星表面,掀开它的神秘面纱后,我们才发现,事实远不像看起来的那么和谐,条件恶劣到难以想象——稠密的大气、92 倍的地球大气压、高密度的二氧化碳、400 摄氏度以上的表面温度,等等,这都让金星变得没有任何价值开发。

于是,火星,成为人类 " 殖民 " 太空的驿站。

而 2020 年 7 — 8 月会成为火星发射季,是因为 2020 年有短短几周时间,太阳、地球和火星成一条直线,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距离最短,不到 5400 万公里(而最远时两者相距 4 亿公里),此时发射火星探测器,是最合适的时机。

发射任务要根据地球和火星的相对位置确定,每 26 个月才有一次发射窗口。如果错过 2020 年这次窗口期,下一次发射的好时机就要等到 2022 年。

严伯钧在此次的讲座活动中,对星际移民问题做了详细的解释。另外,他提到,他的科普图书处女作《六极物理》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介绍了天体问题的知识,这些知识都容纳在了全书的第二篇 " 极大篇 " 中,极大篇帮助读者认识尺度极大的存在,这个大,除了空间的大,还有时间的长:宇宙无边界,宇宙存在的 138 亿年发生了什么。

从宇宙的前世今生,到宇宙里面有什么,再到天体运动,本篇对恒星的演变、水星进动、黑洞等问题都进行了详细解说,可以说,通过本篇章内容,读者将对人类目前有关宇宙的探索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知。

除了这些关于宇宙的内容,其实在图书《六极物理》中,我们几乎能看到所有的前沿物理精髓。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再到量子力学、弦论等,严伯钧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科学漫画、生活化的故事和举例为读者一一解释清楚,在抛开烦琐的数学公式的情况下,我们也能领悟到物理的精深和大道至简。

比如黑洞,严伯钧老师用一句话来讲述:黑洞就是引力大到连光都跑不出去的天体。

不论是这次的火星探测器讲座,还是《六极物理》图书,抑或是严伯钧老师在抖音的科普短视频,都得到了广大粉丝的认可。国际著名大学物理科班出身的他,偏偏还拉着一手好小提琴,组建过乐队,可以就哲学、艺术、文学侃侃而谈!就是这样一个博学的人,不断地在用他的知识征服读者,这也就是为什么粉丝都称呼他为 " 爱因斯坦标配 "" 不坐轮椅的霍金 "" 物理界的男神 "。

《六极物理》

严伯钧著

接力出版社 2020 年 5 月

深圳晚报记者 姚峥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