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呆在家里,也在为夜经济做贡献。" 疫情后," 深圳的线下夜经济复苏、兴旺,而淘宝直播,盒马、饿了么等线上消费,听歌看书等在线文娱,这一类线上新消费也撑起夜经济半边天,不仅丰富和便捷了人们的夜生活,更带动广东产业升级、数字就业及数字经济发展。
阿里大数据显示,深圳市民夜间淘宝购买力全广东第一," 淘宝直播间 " 活跃度全国第四,深圳商家夜间发货量全国第三、夜间外卖占比超 1/4…… 深圳人的线上 " 夜生活 " 丰富多彩。
▲深圳市民夜间淘宝购买力全广东第一
边看边买 ! 深圳人夜晚 " 购买力 " 全广东第一
" 直播间的宝贝们,听我的,一定要下单,买三盒最划算 "" 这是直播间专属福利,你们要记得领券 "" 你吃吃看,难道不香吗?"…… 这些淘宝直播间最常听到的话语,浮夸而喧嚣,但越来越多人习惯在下班后、回家路上、躺在沙发上点开直播间,在这些背景声中开始自己的夜生活。
对于商家来说,夜间更是直播的最佳时机,每一个直播间就如同一场综艺达人秀,这一数字化运营方式,让线下各种各样的商家有了线上露脸的机会——以前谁都不认识我,现在谁都可以看到我。6-7 月 18 点至次日 6 点,在淘宝直播开直播的商家成交金额同比增长 62.9%,
" 有时候就是习惯,看一会也挺热闹的。" 在深圳打拼的白领晓丽告诉记者,现在每月她看直播下的订单数比起疫情前提升了 3 倍。从衣服护肤品到水果食材,晓丽什么都会买,而这些交易大部分都发生在晚上。
晓丽只是深圳 " 夜淘族 " 中的一员。淘宝数据显示,6-7 月,淘宝夜间消费占全天大盘 40%,其中,深圳市民夜间购买金额排名全国第三、广东第一;夜间购买力不容小觑。其中,深圳市民观看淘宝直播活跃度,排名全国第四位。
除了看直播,夜晚还是线上娱乐的好时间,在优酷看剧看综艺的深圳人,有 48% 是在 19 点后;" 边看边买 " 的功能,也让网友们多了 " 下单的诱惑 "。
深圳人每 4 单就有 1 单在夜晚 商超订单增速快
" 最近的新爱好是:加班,吃外卖。"7 月 15 日,网友 " 土妞赵丽影 " 在微博发出这一条微博,而这一状态也是很多深圳人的一个缩影。除了加班、努力工作,以饿了么为代表的本地生活平台,提供的随叫随到的外卖、随手可得的 " 身边经济 ",既满足了食欲和急用,又避免了出门的风险,已经成为深圳市民夜生活的一个幸福感来源。
数据显示,6-7 月,深圳市民在饿了么的外卖订单,每 4 单就有 1 单来自 19 点后,晚餐、夜宵、加班餐、买药、商超买菜买日用品,各种各样的生活需求都在线上得到满足。而在夜生活的众多外卖清单中," 川菜、奶茶、烧烤 " 最受欢迎,其中,娃娃菜、金针菇、豆腐串更是深圳人夜宵烧烤必备 " 三件套 "。
与外卖同时带来幸福感的还有线下商超的 " 即时配送 "。白天的快节奏,使得不少深圳人选择在晚上采买生活食材,新零售即时配送就满足了这一需求。在深圳有 20 家门店的盒马,6-7 月 19 点后的夜间消费订单量占全天订单 35%,其中最受深圳市民喜爱的是酸奶、榴莲、小龙虾。而美宜佳、华润万家、大润发等商超在饿了么的夜间订单也大幅提升,几乎占到全天订单比重的 35% 以上,饿了么商超业务负责人梁广祥告诉记者," 外卖配送可以弥补以往夜消费中的空白,减少商品溢价,满足紧急需求。"
随着买和吃在线得到满足,文娱项目的在线化给了更多人获取知识、技能、服务的平等和便捷。在线读书、听歌、煲剧、学习新技能、寻求新知识 …… 深圳人更喜欢在夜晚,享受多种线上文娱的轻松和自在,一个也不落下。晚上 10 点是深圳人在书旗看电子书的高峰期,90 后喜欢在虾米听流行、原创、摇滚音乐,80 后则喜欢在书旗看悬疑、影视同期书,在优酷看电视剧和综艺节目。
别以为深圳人夜生活只有娱乐,随着 " 灵活就业 "" 小摊经济 " 的热火,开拓第二职业也成了不少深圳人思考的问题,在夸克搜索热门词中,深圳人最喜欢搜索网络兼职、本地招工、如何开网店、开直播等 " 技能词汇 ",寻找更多生活的可能。
7 月 20 日,淘宝大学华南分校落地广东,借助电商直播的培训体系,淘宝大学希望打造华南地区本地化人才输出平台,帮助产业带商家培养直播专业人才,通过直播推动华南地区产业带进一步发展。
线上新消费也进一步提升了商家、厂家的数字化转型意识,疫后,不少深圳线下商家通过消费券、夜光收钱码、网商银行借贷等数字化经营工具拉动经营,6 月深圳码商数同比增速全省第一。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广州、东莞、汕头陆续与阿里巴巴签署 " 春雷计划 " 合作协议,推动广东外贸转内销,打造粤货品牌新名片,支持广东重点产业带区域建立产地直播基地。
深圳晚报记者 王新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