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郑文静)近日,译林出版社推出了著名作家、湖北省作协原副主席、" 中国好书 " 得主陈应松的最新长篇小说《森林沉默》。这是陈应松深居湖北神农架山林二十年后,重申文学的 " 森林立场 ",追问现实之殇交出的一份答卷。他说:" 我写了森林和森林里居住的那些人,等于是把自己跻身进去,作为进入森林的投名状,这个小说,是要以诚心打动他们。"
《森林沉默》自 2019 年于《钟山》杂志发表以来,已获 "2019 长篇小说金榜特别推荐奖 "" 中国小说学会 2019 年度长篇小说奖 " 等,此次出版的单行本为作者全新修订版。
鄂西北边陲的神农架,相传是四千年前神农氏遍尝百草之地,自古秦、楚、中原文化在此交融。2000 年,陈应松回归故乡,开始 " 神农架系列小说 " 的创作。人们慢慢认识到,在现代化之外,竟还有这么一块被人遗忘的飞地,还有一位作家,执着书写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
" 小说依然是我热衷的高山与森林,但专门写森林,确是第一次 ",与以往着重于人物或动物的作品不同,《森林沉默》包罗万象。陈应松倾尽积累,用文字创造了一个鸟语花香、百兽奔跑、苔藓肥厚的世界。全书涉及近百种动植物(包括传说和神话中的奇珍异兽),以及大量物候、地质、气象和对森林的想象元素。
著名作家贾平凹读这本书时,感觉 " 就像在密林里,能闻到幽暗潮湿的气息,能听到飞禽走兽的响动,枝条蔓草牵扯得手脸生疼 ",作品的感染力由此可见一斑。
陈应松在森林里找到了写作的支点。一朝入深山,不觉二十年,他在生活与创作中,一步步站定了 " 森林立场 " —— " 人类对天空、荒野和自然的遗忘已经很久了,甚至感觉不到远方森林的生机勃勃。那里蕴藏着生命的奥秘和命运的答案,人只是生命的一种形式,更多的生命还没有从森林里走出来,他们成了最后的坚守者,森林是一块活化石。"
著名评论家李敬泽谈到《森林沉默》时说," 陈应松欠中国文学一片森林。温带的、浩瀚的、确切的、威严的、创世和永恒的森林。这是他命里该写的,也很可能是只有他能写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山林是薄弱的,自然是薄弱的,现在,陈应松还了债,我们有了一片与现代性、与喧嚣人事相对峙、相辩驳的森林。"
评论家王春林则一言以蔽之," 再也别想写森林了,至少三十年,你也写不过他了。"
(出版社供图 编辑 黄媛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