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百度网盘或将分拆上市的传闻,让逐渐被淡忘的个人网盘市场重回人们的视野。
个人网盘市场起步于 2004 年,不过即便经历了 16 年的发展,市场潜力并未得到较大的挖掘和释放。
极光数据显示,个人网盘行业月度活跃用户直至 2019 年 11 月才突破 1 亿,而同时期的中国手机上网用户已达 13.1 亿规模。
实际上,个人网盘也曾像外卖、网约车、共享单车等热门领域一样出现过风口期。不过投入成本巨大,盈利模式难寻等行业难题,以及版权、监管等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让市场竞争迅速降温,各大互联网巨头争相出逃,百度一家独大的格局也因此逐渐成型。
而在未来,被互联网巨头们 " 嫌弃 " 的个人网盘生意,还能否产出重新撬动资本的新故事,也成了舆论探讨关注的新话题。
从用户的角度而言,网盘服务正变得越来越 " 鸡肋 "。
" 上一次打开网盘还是 3 年前。" 互联网从业者蔡正对 ZAKER 新闻表示,如今能用到网盘的场景越来越少了。
他分析称,对个人用户而言网盘的作用主要在于备份传输各类文件数据,其中大容量数据往往集中于影视、游戏等娱乐内容领域。
而爱优腾 B 站等视频网站以及 steam 等游戏平台的崛起,加上版权保护措施的完善,极大地替代了用户相关的网盘存储传输需求。
另一大需求集中在日常工作文件方面,不过出于便利性和隐私安全等方面的考虑,蔡正早已改用移动硬盘来替代网盘存储。他也坦言,网盘只是一个可有可无备份渠道,存储的都是些很久都不会打开,不太重要的文件,因此也并不需要去付费购买扩展功能。
" 无论是手机、PC 还是移动硬盘,生活中的存储设备正变得越来越大。" 一位硬件设备销售人员对 ZAKER 新闻表示,近年来线下存储设备的发展也瓜分了用户网盘存储的需求蛋糕。
市场研究公司 Techno Systems Research 于今年 1 月公布的数据显示,预计 2020 年硬盘存储行业每单位存储容量(平均存储容量)将增长 31.6%,数据将超过 3TB 甚至接近 4TB(1TB=1024G)。
头部 APP 较弱的流量竞争力,也凸显了行业整体用户需求的疲软。ZAKER 新闻综合极光、易观千帆、艾瑞等平台数据显示,百度网盘目前占据了超八成的市场份额,在活跃用户人数、独立设备数、人均使用时长、人均启动次数等多个细分维度中,均位居行业榜首位置,
然而即便强大如百度网盘,放到宏观市场进行横向对比时却也只能泯然众人。根据极光 iAPP 监测的数据显示,2020 年 7 月份百度网盘月均 DAU 为 1130 万人,在所有 app 中仅排名第 75 位,与众多头部 APP 动辄上亿的用户流量而言,无疑有着巨大的差距。
除用户需求减弱外,互联网分析师于斌对 ZAKER 新闻表示,高昂的运维成本,巨额的烧钱投入以及逐渐完善的外部监管等,同样是影响一众巨头退场的关键因素。
在市场竞争阶段,各家巨头仍沿用互联网行业的传统烧钱打法,通过免费授予用户大量存储空间来拉新。然而用户爆发增长后,企业便需要准备更多的存储空间和更大的带宽来提供服务,这些恰恰是网盘企业的主要成本项。
以百度阳泉数据中心为例,B 站博主 " 回形针 PaperClip" 曾测算显示,该数据中心建设加每年运作成本就高达 26 亿元。亟需盈利回血的个人网盘服务却陷入不计成本的恶性烧钱竞争中,这也逐渐成了竞争各方的催命符。
另外一层压力便来自于版权保护的完善与市场的强监管。2019 年 12 月 20 日,百度网盘就因未限制用户传播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被海淀法院裁定侵权优酷,需赔偿优酷 103 万元。
而在更早前的 2016 年,360 云盘宣布停止个人云盘服务时,就强调了部分不法分子利用 360 云盘传播非法文件,实施各类违法犯罪的行为,平台未能寻找到较好的解决方案,故而关停相关业务。
也正是 2016 年开始,360 云盘、金山网盘、迅雷快盘、网易云盘等曾经背靠各大互联网巨头的个人网盘业务,纷纷关停退出市场。
从更为长远的角度而言,巨头们均聚焦于产业互联网以及 TOB 云服务为代表的万亿级新基建市场。例如仍在坚持个人网盘的腾讯微云,业务重心不再仅押注于个人网盘市场,而是在 B 端服务上有了更多的延伸。
7 月 31 日,阿里云宣布位于南通、杭州和乌兰察布的三座超级数据中心正式落成,加上此前开服的张北、河源数据中心,目前阿里云在全国已建成 5 大超级数据中心。按照阿里云的规划,其未来还将在全国建立 10 座以上的超级数据中心,打造数据中心集群,服务新基建的发展。
在云服务的战场上,除阿里云外,亚马逊、微软、腾讯、华为等互联网科技巨头均在不断重金投入建设,市场持续处于跑马圈地的激烈竞争阶段中。相比之下,略显渺小的个人网盘市场更像是旧时代的产物,早已失去了让巨头继续投入的驱动力。
竞争对手的逐渐退场,也让市场形成了百度网盘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不过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中,百度网盘经常成为被用户口诛笔伐的对象,矛盾均集中于对其 " 人为 " 限速的质疑和声讨上。
对此百度在去年 6 月曾公开回应称,如果百度网盘将下载速度完全放开,将会有更大的带宽成本支出。百度网盘在传输速度上对非会员进行限制,是为了控制整个产品的运营成本,帮助产品更长久的存活下去。
" 网盘限速是百度网盘获取会员和盈利的主要方式。" 于斌表示,单纯依靠限速来 " 逼迫 " 用户充值的模式,无法实现盈利空间的最大化,不过行业中目前也尚未看到较为清晰可行的转型方向。
在这方面,成立于 2007 年的美国云存储服务商 Dropbox 是国内网盘企业最为普遍的发展参考对象。不过即便作为先行者,Dropbox 的盈利模式仍然来自于提升用户的付费金额上。
Dropbox 此前发布的 2020Q1 财报显示,营收 4.55 亿美元超市场预期,净利润 3930 万美元实现扭亏为盈,每个付费用户平均营收从去年同期的 121.04 美元,增长至了今年 Q1 的 126.30 美元。
不过也正是较为单一的盈利方式,让 Dropbox 上市两年多以来股价持续走低,市值也因此不断缩水,相较上市首日的突破 120 亿美元而言,如今市值仅剩 92.52 亿美元。
" 个人网盘行业的传统商业模式较为落后,此前也都是低水平竞争。" 互联网行业分析师唐欣对 ZAKER 新闻表示,百度网盘已经成为百度较大的流量来源之一,除单纯的会员付费模式外,还可以在平台中加载更多的产品功能服务。
例如嵌入短视频、直播等内容板块等,关键是要用产品功能提升用户的停留时间,带来更多业务营收方面的想象空间,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网盘存储工具偶尔使用一下。
实际上百度网盘也已做出了相关的一些探索出尝试,例如广告变现,建立合法合规的正版资源池,提供小说、资料、等正版资源服务,扩展多元化的营收渠道,提升平台附加价值等等。
本文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ZAKER 新闻 出品
文 / 曾宪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