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年前,一篇广汽集团 20 周年庆的报道,后知后觉的我,不经意间才发现广汽早已走过最艰难的路程,且开创了更为美好的前程。
我遗憾,未能见证广汽集团 20 年以来的蜕变历程,我惊喜,在未曾发觉之时,身为国产之光的广汽已走进世界 500 强的大门多年。
如果说,从 1997 年到 2017 年的广汽是从蛹蜕变为美丽蝴蝶的历程,那么三年后的今天,蜕变后的美丽蝴蝶,又再一次蜕变出更为美丽的翅膀。
我庆幸广汽科技日邀我见证广汽现在的模样,让我对广汽未来的样貌满怀期待。
过去的广汽不同于现在的广汽。用时仅 23 年,从亏损 29 亿到合资品牌成立,再到旗下自主品牌打造出仅用时五年最快突破一百万销量车型的历史记录,这属于广汽的优秀成绩,每一次都在刷新着我们的认知。
而现在,同样刷新着我们认知的广汽科技日,来了。
以 " 感 · 创未来 " 为主题的 2020 广汽科技日以线上形式举行
突破需要底气,但在外人看来,好像每次突破都是不经意间。广汽的优秀成绩总是那么 " 不经意间 " 就到来,而这正是广汽最有底气的证明。
代表着广汽造车理念全新升级的 GMPA 架构,全新的平台、模块化造车时代,正是突破的最好证明。涵盖了轿车、SUV、MPV、PHEV、HEV 的 GMPA 架构,更是基于 " 活力、节能、可靠 " 所打造的,核心亮点的突破,是无需多言的体现。这是勇于突破的一步,也是蜕变的一步。
广汽研究院首席技术总监、A 产品线总监徐仰汇解读 GPMA 广汽全球平台模块化架构的超强实力
但 GEP2.0 的出现,会使人疑惑:涵盖了 PHEV、HEV 的 GMPA 架构,为何还要在此基础上再为新能源打造全新的电动平台?
我很乐意去解答这样的疑问:面对已有的造车技术,广汽从来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在汽车新能源的大趋势下,广汽勇敢地抛开传统车企油改电的造车思路,选择花更大的代价打造真正属于新能源车型的全新平台,同样也是蜕变的一步。
所以,GEP 2.0 平台并没有让人失望,历经 4 年发展,带来的是更高效能、高性能、高智能的产品阵线,电机最大效率超过 97%,百公里 12 度电的电耗,高轴占比等,无一不表示着纯电平台下广汽更出色的造车技术,更代表着广汽努力提升用户出行体验的理念。
勇于突破,是蜕变的一步;持续突破,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决心。
广汽研究院首席技术总监、E 产品线总监李罡解读广汽纯电专属平台 GEP 的独特魅力
全新的 ADiGO 系统则诠释着广汽在智能上的持续突破与蜕变。L3 级别自动驾驶,智能物联系统,人工智能三个升级,与广汽 GMPA 架构和 GEP2.0 平台共同作用下,持续为用户创造更智能的出行体验。依托云平台、大数据技术,融合车辆数据、生态资源,ADiGO 系统将刷新现有的用车体验,为用户构建智能汽车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广汽研究院 ADiGO 智驾互联生态系统研发总监张雄介绍系统升级后的最新功能与亮点
将高端的平台当做基石,那么优秀的技术即可当做源泉,优秀的架构平台下,优秀的技术也缺一不可。
由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发动机,单单是热效率就超过 40%,并且,这早已是国内领先水平。蜕变到第四代后,发动机热效率更是达到 42%,拿下目前世界上汽油机产品热效率的顶尖水平的 " 奖状 ",也是轻而易举。
广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动力总成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吴坚带来广汽动力总成背后的故事
同样是自主研发的七速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也凭借着完全自主化、高性能、高可靠性及业内领先的技术实力,拿到它应有的成绩," 世界十佳变速器 " 称号即是最好证明。
但这仅仅是现在的模样,还有未来,在等着我们。
我们每一步都是在走向未来,每一步都是在创造未来。广汽再蜕变的力量,是走向未来,更是创造未来。
冯兴亚表达广汽集团向科技型企业转型的决心
氢燃料和石墨烯技术的出现,让我看到了 " 无科技不广汽 " 的未来样貌。
这是广汽首款氢燃料电池汽车 Aion LX Fuel Cell,是触摸得到的未来的存在。基于广汽 GEP 2.0 平台的 Aion LX Fuel Cell,承载着广汽新能源 Aion LX 的优秀特质,超大空间、超低风阻、超高科技配置;同时搭载广汽自主集成开发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奠定广汽氢燃料电池汽车持续发展与投放的基础。
广汽氢能源车将于今年年内开始示范运行
广汽研究院广汽燃料电池乘用车项目总监任强介绍氢能源燃料电池的发展
燃料电池系统与动力电池系统双剑合璧,打造出了超过 150kW 功率,最大扭矩达 350N · m 的优秀成绩;打造出了加满氢气后超过 650km 的无忧续航里程;更打造出排放物仅有纯水的氢燃料。
广汽在告诉着我们,这一切,即是未来。
广汽研究院先导技术部部长裴锋介绍广汽石墨烯技术的研发之路
同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3DG 石墨烯制备技术,是广汽对未来出行的思考中,独树一帜的存在。
简单、稳定、高效则是 3DG 制备方法的主旨。基于这个主旨,且得以在石墨烯优良的导电性和特殊的三维结构支撑下,开发一款可以做到 8 分钟充满 80% 电量的超级快充电池,也同样轻而易举。此外,实现充电 10 分钟、续航 200-300 公里的技术,更让人倍感安心。
广汽同时也在向我们宣示着,未来,触手可及。
(左至右)广汽研究院软件开发工程师杨波、人工智能工程师彭斐、机电集成工程师吴为理、电池研发部负责人梅骜共同解密广汽黑科技
由制造到创造,广汽的每一步都在开创未来,是突破,更是蜕变。
就像大风可以吹起白纸,但永远无法吹走蝴蝶,生命的力量从不顺从。从 -29 亿到成为中国汽车史上打造出最快突破一百万销量车型的车企,再到今天的广汽科技日,广汽的每一步都是在大风大浪中起舞。
所以,再蜕变的广汽集团带来的是技术的革新,也是未来的创新。时间是最好的证明,蜕变,则是最好的回应。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