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8-03
深晚荐书|笔尖流转 天人合一 科幻小说《犼先生:锦绣离人》出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近年来随着刘慈欣的《三体》等作品陆续获得雨果奖,以及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映,国内掀起了科幻创作与阅读热潮,中国科幻文学迎来了 " 最好的时代 "。特别是刘慈欣,不但影响了众多科幻迷,也吸引了大批文学创作者投入科幻文学创作领域,正如中国作协会员、山西省作协副主席侯讵望所说:" 一些新的科幻作者就是因为刘慈欣而开始关注科幻,热爱科幻,进而走上科幻文学创作之路的。"

这些新的科幻作者为中国的科幻创作补充了新鲜的血液,他们突破传统,不断尝试新的可能。当前科幻文学、影视市场,在欧美地区已较成熟,早期读者和观众对科幻文学的接受,多少被打上了欧美元素的烙印——《银河帝国》《太空漫游》《星际迷航》《星际穿越》等科幻经典已深入人心,直到刘慈欣《三体》的出现,使作品带上中国色彩,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产生了共鸣。讲好中国的科幻故事,正是国内科幻文学创作的一个创新和努力方向。

新锐科幻作家乔华的首部长篇软科幻小说《犼先生:锦绣离人》近日由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小说中的主人公鸣犼锦绣已经活了一万八千七百多岁,他不知道自己还要活多久。十六岁时,外婆因他而意外离世。为了忏悔,他决定硬着头皮活下去,转眼已流逝万年。他居住的这颗名叫 " 怒安娜 " 的星球上,文明的诞生、演进、衰落和毁灭,已数度更替,几经轮回,唯有他见证了上一次文明的毁灭和重生。他逐渐厌世而选择独居,并暗自保留了上一次文明毁灭后遗留的科技成果,现今文明的人类对此却一无所知。厚重不堪的记忆如纷乱的碎片,在他脑海中穿梭、相撞、爆裂,零落成无尽的孤独。他一度沉沦,直到来自另一颗星球的香莎莎落人的闯入和神秘女孩鹦宝儿的出现,改变了他漫长而索然的生命旅途,他将发现更多关于外婆的秘密,因负罪而颓然孤独的灵魂也终将得到救赎。

作者乔华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瑞兽 " 犼 " 作为主意向,据此塑造了 " 犼先生 " 这一打着深深的中国烙印的人物形象,并融入了中国明朝时期的文化、中国古典特色建筑等诸多元素,在宏大视野与微观叙述的字里行间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观照,和当代中国对人类命运的深刻理解和关怀。正如作者本人所说:" 我虽然草根一棵,但也是匹夫一个,时代至此,中国也当有盖上自己文化烙印的科幻作品了,我要为此而努力,所以《犼先生》从设定上尽可能地突出中国文化色彩,小到鹦宝儿的一粒纽扣、一件衣服、一个发型,海南的鱼茶、闽地的八干,大到皇宫高雅的粉墙蓝瓦,最后决战时海边巨大的地动仪,但凡笔尖有余,我就会写几笔中国制造,只要笔尖流转,我就在表达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

刘慈欣也对这部小说给予了高度评价:" 乔华开辟了一条独特的科幻文学之路,把反差极大的诸多元素予以杂糅,使本来凛冽锋利的科幻故事,呈现出雅致古典的中华气质。"

目前国内流行的科幻热潮,不仅体现在大批作者加入科幻文学的创作队伍中,也体现在不少出版单位大力开辟科幻文学板块,为新涌现的科幻作品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和成长的空间。而在这些出版单位中,我们注意到有不少科技类出版社加入了科幻文学作品的出版行列。众所周知,科幻文学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科幻文学的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撑,促进了这个文学艺术门类的繁荣;而不少科幻文学对未来世界的想象直接成为科技发展的助推力。从这个角度来说,科技类出版社作为许多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传播的载体和平台,出版科幻文学作品也就变得顺其自然。比如这次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这部科幻小说《犼先生:锦绣离人》,是体现其致力于打造人文经典新出版方向的重磅产品;其选择将科幻小说作为该社人文经典品牌成立之初的落脚点,正是出于科技类出版社的定位考量,为同类出版社开拓新的内容板块提供了一种思路和范例。

《犼先生:锦绣离人》

乔华 著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2020 年 7 月

特约撰文 张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