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访南山街道南光社区横龙岗村时发现,社区街道通畅整洁,雨后清新的空气和着青草香扑面而来。旧貌换新颜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垃圾分类投放标识通俗易懂,红蓝黑垃圾箱有序摆放,不仅干净整洁无异味,还配有贴心的洗手池与洗手液。社区垃圾分类督导员工作时间每隔一小时,就要到垃圾分类投放点查看垃圾投放去情况,餐厨垃圾收运专用车就停在垃圾分类投放点不远处。
原来,为了给居民创造便捷的垃圾分类投放环境,2018 年以来南山街道通过抓好基层党建形成强大凝聚力,既抓面子、又抓里子的社区综合治理,让以往老旧落后的社区在短短时间内旧貌换新颜。在此过程中南光社区党委的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加强," 基层党建实质有里子,环境整治品质有面子 " 的社区治理 " 南光样板 " 已见成效,落实 " 八个到位 " 擦亮 " 南光样板 ",打造城中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
" 党建 + 垃圾分类 " 模式初获成效
据了解,为打造南山街道城中村垃圾分类示范点,南光社区党委全面开展 " 党建 + 垃圾分类 " 工作模式,南山街道党工委书记杜炜平告诉记者:" 南山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切实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把党建工作与垃圾分类工作相结合,抓好组织动员和群众意识培养,做好各项设施建设和人员保障,确保垃圾分类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今年 4 月,南光社区首先打响了垃圾分类 " 宣传战 ":4 月 21 日南光社区党委联合社区工作站、执法队城管科与义工志愿者在横龙岗村与正龙村设置了垃圾分类动员宣传区,告知居民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的启用时间,志愿者现场派发垃圾分类宣传小册,还准备了可降解垃圾袋、垃圾桶等贴心小礼品。4 月 24 日,旧垃圾点完成全部撤桶,为了更好地引导社区居民进行家庭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南光社区再次在两村的居民楼及路口安排社工或工作人员进行垃圾分类引导宣传,现场设置互动展示区,以垃圾分类为主题设置各种各样趣味游戏和知识问答,吸引群众参与互动。
随着南山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达到了 90% 以上,垃圾分类准确率达到了 70% 以上。
落实 " 八个到位 " 擦亮 " 南光样板 "
据介绍,南山街道以党建引领到位、发动宣传到位、参与联动到位、规划建设到位、保障支持到位、培训督导到位、清运保洁到位、引导便民到位等 " 八个到位 " 打造城中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
街道积极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聚焦垃圾分类工作的难点、堵点、痛点,用 " 红色 " 引领 " 绿色 ",动员广大居民树立垃圾分类意识,组织餐饮、水果、商超等门店签订参与垃圾分类宣传书,确保家庭垃圾不落地,厨余垃圾日产日清不堆积。
推行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南光社区扎实推进社区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积极走访调研,通过社企联动,与企业协调沟通,形成投放、保洁、收运 " 全链条模式 "。遵循人口集中、方便投放、便于收运三个原则,将社区原巷道的 35 个零散垃圾桶点规划建设为 8 个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此外,还形成了南山街道、南光社区工作站、股份公司、执法队城管科、华富市政、社会组织、志愿者、居民等 " 多位一体 " 的长期联动推进模式。
为了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华富市政在每处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安排了督导员。在南光社区制定的 " 三查三看 " 管理标准下,督导员化身垃圾分类 " 清洁员 " 与 " 宣传员 ",严格执行投放点每日清理、冲洗、消毒作业,防止滋生蚊虫,时刻保持垃圾点干净整洁;引导居民垃圾分类,在居民不理解的情况下耐心沟通,帮助市民养成从 " 随手扔 " 到 " 随手分 " 的好习惯。
疫情防控期间,南光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为了不影响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督导员在每晚 6 点至 10 点在社区入口派发垃圾分类宣传单,发放数量已达 3 万份。
垃圾分类便民生活获点赞
" 南光社区共有 2100 多户居民。撤桶以来,我们还没有收到投诉信息,垃圾分类推行也没有影响到居民,一切都在稳步推行着。" 南光社区党委书记张霞鸿透露,截至目前,南光社区垃圾分类社区综合治理措施得到了大多数居民的支持。
" 我 2015 年退休后搬到这里来住,地面狗粪多,电线乱接乱拉,人行道等设施破破烂烂,环境非常差。" 南光花园 4 栋的张先生接受采访时表示," 尤其是近两年,环境变化大,无论是 5G 信号覆盖、安全监控还是现在的垃圾分类都做到位了,居民进出方便,用水、用气方便,小区绿化好,破损道路修得平整、通畅,居民安全问题有保障,我们的生活正变得越来越好!"
接下来,南山街道将进一步开展常态化教育宣传教育,让更多人知道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深圳晚报记者 邹曾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