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8-04
深晚荐书|《无形之神——巫鸿美术史文集卷四》:中国古代美术史必读书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世纪文景携手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了《无形之神——巫鸿美术史文集卷四》。

巫鸿是著名美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学教授。其著作包括对中国古代、现代艺术以及美术史理论和方法的多项研究,古代美术史方面的代表作有《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1989)、《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 " 纪念碑性 "》(1995)、《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1996)、《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2010)、《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 " 在场 " 与 " 缺席 "》(2012)、《" 空间 " 的美术史》(2018)、《中国绘画中的 " 女性空间 "》(2019)等。

" 巫鸿美术史文集 " 是巫鸿教授中国古代美术研究成果的全面集成。计划收录作者 1979 年至今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八十余篇论文和讲稿,按照年代编排,展现作者三十余年的研究轨迹,打破西方研究中国古代美术的传统范式,通过探索新的观念和方法,使这个学科的内涵更为丰富和复杂。对中国古代礼仪艺术的内涵、定义及沿革做了界定,把历史研究的重点还原到古代美术作品的原始功能、意义和环境上去;同时引进多种现代美术史中的分析观念,从 " 空间性 "、" 时间性 "、" 物质性 " 等多个角度讨论中国古代墓葬、建筑、绘画和器物的基本特质。

继《传统革新》《超越大限》与《陈规再造》之后,《无形之神》为文集的第四卷,收录作者 1999 年至 2003 年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 15 篇论文和讲稿。这一阶段的研究一方面继续关注方法论,如《汉画读法》解读武梁祠画像的思想和语言系统,《战国城市研究中的方法问题》探讨城市物质形式的不断变化;另一方面,《无形之神》《说 " 拓片 "》《时间的纪念碑》等一系列论文,选择了道教对老子的表现、碑刻拓片、钟鼓楼等精巧的切入点,深化阐释古代艺术与视觉文化的物质性、历史性、时空观,旁征博引,引人入胜,兼具学术思辨和可读性。

" 巫鸿美术史文集 " 下一步即将推出卷五《残碑何在》与卷六《思考尺度》。

《无形之神——巫鸿美术史文集卷四》

(美)巫鸿 著 郑岩 编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年 7 月出版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相关标签

美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