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8-04
南京该如何塑造“文学之都”品牌?文艺名家给出好建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郑文静)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自古以来,南京这片土地就与中国历史文化紧密相依、不可剥离,诞生了无数名家、名篇。

8 月 3 日,《钟山文艺讲坛》第三季第 2 期围绕 " 文学 " 在芥子园正式开讲,原江苏省作协专业作家、南京市作协副主席、现任江苏省地方志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市地方志学会副会长薛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章灿,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余斌,以及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师、江苏省全民阅读促进会常务理事陆远四位嘉宾同台共话。

炎炎夏日,一起在文学中汲取清凉。

" 写南京 " 成了一种时髦

2019 年 10 月 31 日,南京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 " 世界文学之都 ",成为中国首个、亚洲第三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文学南京 " 走向了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

南京成功入选 " 世界文学之都 ",除了得益于辉煌灿烂的文学传统,还得益于这座城市的文学整体发展情况,包括文学出版物的品种、数量和质量。" 写南京成了一种时髦。" 薛冰介绍,据不完全统计,近一二十年书写南京的作品大约有百余部,这在全国都是非常罕见的。

余光中的诗篇中玄武湖、紫金山、扬子江、燕子矶一草一木皆是思念;叶兆言的《南京传》,由史及人,以人读城,由城观史;毕飞宇的《推拿》里那群在城市暗夜里寻找光明的人,记录了南京的沉默和暗涌 …… 在因《朱雀》声名鹊起的青年作家葛亮的作品中,总能找到南京的 " 痕迹 ",随处可见他对家乡的深情。他曾说:" 南京题材,我会一直写下去。"

为什么大家热衷于写南京?

" 南京的‘好’需要人到中年以后有了一定的阅历、见识、积淀以后才能感觉到。" 余斌说,南京整个文化教育的氛围,是一个比较适宜文人生长的这样一个环境。

程章灿说,对于他一个研究六朝的人来说,生活在南京是幸运的,可以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哪怕没有真正的六朝遗迹,但是文化的氛围还在,文化的传统还在,工作与生活与生活的环境彼此是吻合起来的。

薛冰觉得,南京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一直秉持了一种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风格,博采众家之长,把所有人才的智慧集聚到这里的一个功效。正是这样的特质造就了南京丰富的文化内容,浓厚的文学氛围。

作家与故土相辅相成

鲁迅写绍兴、沈从文写凤凰、萧红写呼兰、莫言写高密、贾平凹写商州 …… 对很多作家来说,故土永远是最基本的一个写作命题,他们与生活的土地紧密相依,类似的书写在文学上一直有传统。

南京作家群被誉为中国文坛的 " 冠军团体 "。从新中国建立以来,南京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在海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当代作家及作品,书写南京的题材丰富,角度多样。

对此,三位嘉宾深有同感,他们结合自己的经历、作品畅谈 " 书写南京 " 作品的角度和特点。

" 我两岁来到南京,住过这座城市的东西南北各角落。" 薛冰说,因为对老城南特别熟悉,还被人亲切地称为 " 城南薛 "。从文学创作到文史写作,他既以《漂泊在故乡》《家住六朝烟水间》等优美的散文随笔怀旧,也用严谨的文字,书写了《南京城市史》,还原了南京的真实面目。至今,他已出版关于南京的作品 18 部。

在南京土生土长的余斌对金陵美食、市井风味研究透彻,他说:" 市井的一面才是城市的底色。"《南京味道》中无论是 " 润物细无声 " 的猪油拌菜饭,还是 " 金陵独擅 "、鲜香醇厚、酥而含卤的 " 炖生敲 ",饮撰之中尽是南京记忆。

程章灿说:" 南京是我居住和生活时间最长的城市,比我在家乡待的时间还要长。" 闲暇时,他喜欢寻访南京历史遗迹,对六朝典故如数家珍,南京城市文化三部曲《旧时燕》《山围故国》《潮打石城》是他对 " 相看两不厌 " 的南京最好的情感表现。

从 " 天下文枢 " 到 " 世界文学之都 "

南京素有 " 天下文枢 " 的美誉,中国第一个 " 文学馆 ",第一部诗论专著《诗品》等都诞生于南京。申报 " 文学之都 ",文学作品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为促进本国和外国文学艺术交流做出的贡献等也是评定的重要指标。

这不仅仅是一个称号,在后续它可能更加考量一座城市未来文学的发展,是一个活的传承和历史。

下一步,该如何塑造南京 " 文学之都 " 品牌?

" 在南京朝天宫,曾经连续十几年每年在苏东坡生日那一天,举办‘寿苏会’。" 程章灿说," 我们可不可以把它恢复起来?在苏东坡、李白、王安石等这些伟大的文学家的诞辰时,举办纪念他们的活动和有关他们的学术研讨会,也可以弘扬我们南京本地的文学传统,是很有意义的。"

余斌认为 " 文学之都 " 最重要的是城市中读书人口的多少,有关部门应该大力扶持读书会,培养一种自发性的阅读。让阅读向全民扩散,这个城市的文学气质才能够真正的由内而外地体现出来。

薛冰建议南京要用 " 文学之都 " 来做城市的文化定位。" 复建、维修、开放如曹雪芹纪念馆等场所。文化旅游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梳理南京文学旅游线路,让外地人、外国人来南京都可以更清晰地感受到南京的文学脉络,以此传播与分享文学。"

相关标签

文学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