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8-05
深晚荐书|《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英国画报看庚子事变》带我们进入历史现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中国画报出版社推出了 "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 " 系列丛书的最新一本:《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英国画报看庚子事变》,通过 500 余张精美版画、12 万字原刊报道,填补了庚子事变影像在出版领域的空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这段对中国影响深远的历史。

1900 年庚子事变爆发后,《伦敦新闻画报》密切关注中国局势,不仅派出特约记者随军进行采访,还刊登了众多在华英国官兵和外交人员的速写、照片等影像资料。作为《伦敦新闻画报》的竞争对手,创刊于 1869 年的《图片报》毫不逊色,其收录的众多大幅单页和对开版画更富视觉冲击力和艺术价值。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英国画报看庚子事变》中收录的图片和现场报道,主要就是来自这两家在世界画报界负有盛名的翘楚,为我们提供了大量鲜活生动的现场报道,使我们有机会可以目睹时人所记录的珍贵场面。

书中每篇报道独立为节,按时间先后排序。全书从 1900 年 6 月 16《伦敦新闻画报》的第一篇报道开始,至 1901 年 11 月 30 日结束,基本记录了庚子事变的全过程和随后签订的《辛丑条约》。持续报道了列强联军在进入北京之后,各个国家外交使团在外交政策及对华态度方面的差异和矛盾,以及各国军队在北京城内的表现。尤其是特别报道了日本对俄国欲将中国东北据为己有所表达的强烈不满,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四年后发生在中国东北的日俄战争(详见《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欧洲画报看日俄战争》)。从书中还可以看出,在当时英国的远东战略中,防俄的迫切性甚至超过了防义和团,俄国比义和团更具危险性。这两家英国报纸报道的广泛性还表现为其关注的视野并不局限于北方。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孙中山领导的惠州起义等,均有提及。北京城里的茶馆、山西河北的风光、扬子江上游的采煤工人、参加武举考试的举子、驯鹰的蒙古贵族,出出现在报道的画面中。

书中小节标题使用中英两种文字,外文均照原刊录入。为保证印刷的整齐精美,图片色调做了统一处理。可以说这些报道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来了解和认识庚子年(1900)的中国。《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英国画报看庚子事变》,带我们进入历史现场。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英国画报看庚子事变(全二册)》

赵省伟 编

赖莎 刘婵 邓姝月 译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20 年 7 月

深圳晚报记者 姚峥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