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饮珠江水,帮扶邻更亲。近日,深圳市中西结合医院第六批驻点帮扶广西大化县人民医院支医队圆满完成了对口医疗帮扶。半年来,他们踏遍大化山水村寨,为当地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迄今为止,该院已经先后向广西都安、大化县及当地乡镇卫生院派出七批次共计 28 名医护人员,共接诊患者 10829 人次,开展传帮带住院手术 333 台次,会诊 709 人次,巡回医疗诊治患者数 1372 例次,培训对口帮扶医院医务人员 6131 人次,开展新适宜技术 54 项,新项目 19 项,填补了受援科室多项空白,获得受援单位和科室的广泛好评。
石头扎伤左足4年未治愈 众医捐助帮扶照顾小患者
儿科医生范秀玖返深前,在整理资料时回想起一名叫曾利花的小朋友 -- 大化县弄雷村的一个贫困户家的 " 老五 ",2016 年 6 月因左足底被石头扎伤,起初家人自行用 " 土方 " 给予包扎换药,偶尔到当地私人诊所输液治疗,但病情反复,未见好转。2017 年 7 月曾因伤口感染到大化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因家庭条件不好,孩子多没人照顾,伤口未痊愈便要求出院。
3 月,原本冷清的广西大化县板升乡弄雷村热闹了起来。该院帮扶医疗队及扶贫干部下乡来到此地义诊、随访时发现了曾利花。" 她脚上的伤口感染化脓情况严重,建议立即住院治疗。" 医生范秀玖诊断后告知道。" 孩子母亲失聪,自己要照顾一个大人、五个小孩,实在没办法脱身带小女儿去治病。" 父亲为难地说。帮扶医疗队及扶贫干部几经商议,决定将曾利花带回医院接受治疗,并帮忙解决医疗费的问题。
起初曾利花因为刚离开家,不适应周围陌生的环境,时常哭着说要回家。经医疗队员的集体努力和细心照料,她逐渐适应了住院生活,笑容也渐渐多了起来。据了解,曾利花住院期间的医疗费、陪护费大部分是该院派驻大化县人民医院挂职副院长黄丽萍以及医疗队员捐助。黄丽萍说:" 我是一名老党员,很高兴能尽点力帮助这个孩子。"
半年尽心尽责帮扶获赠锦旗脱贫攻坚贡献绵薄之力
钟秀琼是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大内科护士长,也是第六批驻点支医队员之一。在回归前夕,她收到了来自大化县人民医院院领导和护理部送来的锦旗和祝福 --" 不忘大爱慷慨恩,铭记厚德帮扶情 "。言简意赅,情深意切,字语间承载着大化县人民医院护理姐妹们对她的依依不舍与深情厚意。当接过锦旗之时,她红着眼眶说:" 作为一名老党员,能跟随 80、90 后的脚步,一起为国家脱贫攻坚贡献绵薄之力,同时也给我 35 年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为期半年多的帮扶工作中,为了帮助大化县人民医院能够顺利通过 " 二甲 " 评审,她协助护理部到科室指导三级查房、护理会诊、疑难病例讨论,组织培训授课 21 次,培训人员累计 1300 多人次;带领护理团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2 项;在强化科室管理、提高患者安全、护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当地医院领导和同事的称赞。
回顾起对口帮扶历经之路,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支医队员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与热泪,在对口帮扶的同时,时刻不忘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号召,坚持中西医并重并用,传授推广中医适宜技术进农村、进基层。本次派驻多名中医师到当地条件最恶劣的乡镇卫生院,助力筹建中医治疗室,协同当地医务人员一起上门签约家庭医生、免费体检、慢性病登记、筛查、干预,共同做好公共卫生管理,并传授推广中医适宜技术运用,为当地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一条红河水连着两地人,一条帮扶路串起两地情。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朱美玲院长曾说:" 我们既然是医疗帮扶,就要把我院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理念带到当地,造福那里的人们。同时,也要尽全力发挥自己最擅长的技术,为当地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业务骨干,把先进技术留下,也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深圳晚报记者 彭彩萍 通讯员 郑哲 林敏文 编辑 孙中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