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谷伟)两年巨亏后,苏州上市公司胜利精密今年 4 月 30 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成为 "*ST 胜利 "。不仅如此,公司还惹上了更大的麻烦。8 月 7 日晚间,公司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业内猜测,公司被立案调查可能与之前子公司智诚光学财务造假有关。不过公司证券部人士对现代快报记者表示,目前仅收到《立案调查通知书》,具体被调查的原因还不清楚。
△胜利精密净利润 记者制图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 choice
突遭立案调查,此前子公司财务造假
胜利精密 2010 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原先的主要业务是为电视厂商提供精密平板电视结构件。随着原有行业利润下滑,2014 年开始,公司大幅对外扩张,陆续收购多家公司,逐渐形成了智能制造、移动终端、新能源三大板块的业务格局。当时收购的公司之一,就是智诚光学,主要生产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玻璃盖板。
但 2018 年,因为收购的智诚光学等子公司业绩未达预期,胜利精密当年巨亏 7.23 亿元。不仅如此,智诚光学此前的财务造假行为,还可能让胜利精密背上更严重的后果。
8 月 7 日晚间,公司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尽管原因尚不得而知,但不少业内人士猜测,很可能与之前智诚光学的财务造假有关。
今年 4 月 29 日,胜利精密披露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的公告,对 2016 年度、2017 年度、2018 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大规模的追溯调整,这三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减少了 3.12 亿元、2.98 亿元、7984 万元。
而出现差错的原因,就在智诚光学。公司表示,全资子公司苏州智诚光学开具增值税发票未交给相关客户,并虚假销售材料,导致收入不实,往来不符。智诚光学为了调节利润,部分材料未入账,导致年末存货盘点不符,供应商往来核对不符,成本不实。公司现对不实交易及往来客户进行调查核实,并进行跨期调整。对智诚光学存货进行全面盘点,对其差异进行追查,对成本进行重算并追溯调整。
这些不仅影响到公司业绩的调整,也影响到智诚光学历年的对赌损益。更正之前,智诚光学 2015 到 2017 年分别实现净利润 4163.27 万元、5230.27 万元、5984.31 万元,均超额完成业绩承诺。但更正之后,其 2016 年、2017 年却分别亏损 1.58 亿元、2.37 亿元。
大举甩卖子公司,上半年扭亏
根据调整后的业绩,胜利精密 2018 年、2019 年分别亏损 8.03 亿元、30.7 亿元。前期大规模扩张吞下苦果后,这两年,公司开始大举收缩,甩卖资产 " 割肉 "。
去年 5 月,公司宣布将全资子公司南京德乐科技卖给公司股东陈铸。去年 8 月,公司又宣布,拟将全资子公司苏州捷力新能源卖给另一家上市公司恩捷股份。
公司 2016 年定增募资 34 亿元,2017 年将其中 9.44 亿元变更投入 3D 盖板玻璃项目。今年 3 月 19 日,公司公告,拟终止该募投项目,同时拟以 4.95 亿元出售该项目在建工程、设备及配套设备等部分资产。
7 月 28 日,公司公布半年报,表示二季度已逐步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生产运营、订单情况目前趋于正常,本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 42.76 亿元,同比下降 37.76%;净利润 5.6 亿元,同比增长 406.79%。扭亏的主要原因,还要得益于出售捷力新能源带来的 4.88 亿元投资收益。公司表示,仍将进一步缩减非核心业务,加速出售交割等工作,积极回笼资金。
另一方面,公司大股东高玉根的资金链问题仍未缓解。最新公告显示,今年 4 月 9 日至 8 月 4 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高玉根累计被动减持 3392.58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99%,加上大宗交易的部分,高玉根总计减持 4752.58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1.38%。
2018 年 11 月,公司、控股股东高玉根与苏州高新资管等签署纾困协议,后由高新资管委托苏州信托向公司发放了 6 亿元的信托借款。7 月 27 日,公司公告称,各期贷款将进行分段计息:2020 年 2 月 1 日前,贷款利率为 10.5%/ 年;2 月 1 日(含)起至各期贷款到期日(不含)止,贷款利率为 8.4%/ 年。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