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8-16
深晚报道丨深圳创意设计新锐奖:先锋理念在此生根发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作为 2020 深圳设计周的重点项目,深圳创意设计新锐奖系列活动于 8 月 15 日启动。" 深圳创意设计新锐奖 " 由深圳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发起,被列为深圳 " 城市文化菜单 " 的重要文化活动,是表彰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46 个创意城市的杰出年轻设计师的一个国际交流平台。

2013 年开始,新锐奖经历了 " 复苏 " 的觉醒," 转型 " 的磨砺,再到 " 工匠精神 " 的淬炼,每两年一届的新锐奖向世界展示了年轻设计师无限的可能性 ……2019 年新锐奖系列活动以 " 包容的设计 " 为主题,发掘新视角,带来新锐奖优秀作品展、新锐奖颁奖典礼、共抗新冠 - 抗疫海报展、城市日志 - 创意城市展四个项目。

深圳创意设计新锐奖系列活动由深圳设计周暨环球设计大奖组委会主办,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发展办公室指导,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深圳市设计之都推广促进会承办。为让更多观众进一步了解深圳创意设计新锐奖系列活动,记者专访国际设计联合会副主席、深圳市设计之都推广促进会秘书长徐挺,请他讲述策展理念与系列活动亮点。

记者:每年新锐奖的归属都吸引了海内外众多年轻设计师的目光,您是否可以为我们介绍、回顾第四届新锐奖的基础情况与评选过程?

徐挺:第四届新锐奖经过半年多的紧张筹备,于 2019 年 9 月正式全球发布征集公告。获益于前三届的巨大成功产生的号召力,以及前期的全球大力推介,本次活动共有来自 20 多个创意城市的数千名年轻设计师参加了各城市提名机构组织的初评。

组委会秘书处最终收到了由 20 个提名机构提名的 224 个青年设计师或团队提交的 428 件(组)参评作品。经过来自 6 个国家的 7 位评审团成员于 2019 年 12 月进行的严格评审,共评出 21 个获奖者,包括 1 个全场大奖,10 个优秀奖(专业组),10 个新星奖(学生组)。

记者:策展方邀请了哪些业内大咖担任评委以确保评审公正、权威?

徐挺:第四届深圳新锐奖终审团成员由以下 7 位来自不同背景的专业评委组成,其中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世界设计组织联合会副主席王子源教授担任本届评审团主席,其他 6 位分别是美国底特律创意研究学院研究生院院长伊恩 · 兰伯特,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毕学锋,国际设计理事会副主席金妮雅 · 尼扎尔,澳大利亚墨尔本设计周主策展人埃文 · 麦克约恩,建筑工程师、安德里亚 · 瓦托万尼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安德里亚 · 瓦托万尼,产品设计中心创始人、日本优良设计大奖产品设计评审组组长鈴木啓太。

记者:前三届新锐奖的主题分别是 " 复苏:设计的力量 "、" 转型:设计的使命 "、" 工匠精神:设计的灵魂 ",第四届新锐奖的主题是 " 包容的设计 ",是想传达什么理念?您自己如何理解 " 包容的设计 "?

徐挺:新锐奖是面向全球创意城市,为年轻设计师设立的一个奖项。而新锐奖的宗旨是 " 用设计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我们期待年轻设计师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年青一代在关注什么,关心什么,期待什么。

我们谈 " 包容 ",期冀的是设计师们尊重使用者的多元化,用 " 包容 " 的视角,做出更多 " 非排他 " 的设计和属于大众的设计。

记者: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新锐奖颁奖首次采用在线颁奖的形式,您认为云颁奖有哪些亮点?在颁奖仪式上,有哪些议程特别设置以突破线上局限,营造颁奖氛围?

徐挺: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新锐奖首次采用 " 云颁奖 " 的全新形式,营造了一个设计无国界的交流氛围,给设计的 " 后浪 " 们充分展现自我和宣扬本土文化的机会。

从效果上来看,年轻设计师们能够更加自如地表达个人观点和特色,思维的碰撞和观念的融合为整个颁奖典礼增添了许多趣味性。3D 虚拟舞台和实景拍摄相结合,多元化的表现手法和轻快活泼的图像元素,让本届颁奖典礼显得更加 " 年轻化 "。

记者:新锐奖优秀作品展除上线深圳设计周小程序展出,也在深圳木星美术馆线下展出,作为本届深圳设计周不多的线下展览,在场馆布置方面花了哪些功夫??

徐挺:2019 新锐奖优秀作品展选在木星美术馆。我们很荣幸能将新锐奖进驻到一个为 " 中国新兴艺术力量发声 " 的专业平台。作为今年设计周为数不多的线下展,在展览策划上多以实物展示为主。希望能通过实体的展览,消除设计品的 " 展品 " 光环。观众是设计作品的唯一检阅者,当他们看到,摸到,带着 " 使用者 " 的态度去审视这些作品的时候,可能对 " 包容的设计 " 理解会更加深刻。而设计师们离 " 用设计改善社会,创造美好生活 " 的愿景才能更进一步。

记者:2019 年深圳设计周,编撰了一本《1m³ 城市档案》,让脑洞清奇的 " 城市关系户 " 用生活中的现成品表白自己城市。2020 年新锐奖系列活动之一的创新城市站编撰了一本《1m³ 城市日志》,可否为我们介绍一下?

徐挺:《城市日志》是一本集体创作手账。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独特属性,《日志》的目的就是让和这个城市有 " 联结 " 的朋友,可以从他们的角度聊聊这座城市。《1m³》是从去年开始延续的话题。

城市是什么?人群天南海北的聚集合拢就形成了城市。不管是在这里生活还是工作,这座城市特有的文化,生活,习惯等等都会成为 " 你 " 的烙印,将这些 " 烙印 " 转化为设计,文字,图画,声音,照片输出,就是我们所寻找的 " 与城市的联结 "。希望能听到更多的声音叙述 " 城市 ",表达 " 城市 "。

记者:新锐奖至今已四届,您认为新锐奖为深圳带来哪些不一样的东西?它与深圳这座 " 设计之都 " 发生怎样的链接?

徐挺:新锐奖是一个属于年轻设计群体的平台。许多颠覆传统的思维方式,先锋的设计理念都在这里生根发芽、交流传播。每年颁奖典礼都是全球创意城市之间的一次交流盛会,深圳作为设计之都的一员,我们非常乐于提供这样的舞台,让各国的年轻设计师多交流;设计行业多互动;设计品牌有更多输出引进的机会。

希望新锐奖能发掘更多有潜力的年轻设计人才,为深圳成为全球一流的 " 设计之都 " 蓄力。

深圳晚报见习记者 郑志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