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锣响,千帆竞发远航开捕。
8 月 16 日上午,2020 年汕尾市开渔节启动仪式在市区罗马广场隆重举行。一百多艘渔船首尾相接,浩浩荡荡井然有序驶离渔港,在海风的吹拂下,船上的一面面红旗迎风飘扬。历经三个半月的伏季休渔,汕尾渔民终于又迎来了全面开渔的日子。
汕尾市面向南中国海,海域面积 2.3 万多平方公里,具有数处天然深水岸线,为中国四大渔场之一。2014 年汕尾市以其浓郁独特的渔区传统文化为底蕴,在承袭传统习俗的基础上,融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文明理念,举办首届汕尾市开渔节,开创了粤东独一无二的海洋庆典活动,进一步推进汕尾社会经济的发展,引导广大渔民热爱海洋、感恩海洋、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至今已有 6 年。
今年,为响应国家调整海洋休渔制度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汕尾市委市政府 " 三大行动 " 部署,做好 " 基层基础建设年 " 相关具体工作,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充分利用休渔契机,联合汕尾市委宣传部、团市委、汕尾市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司法局、农业农村局,首次组织开展 " 建设靓丽明珠 呵护蓝色海洋 " 主题系列活动。
严格守住 " 禁渔线 "
5 月 1 日进入伏季休渔期以来,汕尾市农业农村局组织渔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厅、总队相关文件要求,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职责,全面落实各项准备工作。结合涉渔涉海 " 一打一拆三整治 " 工作要求,加强休渔期执法巡查,加大港口及渔船监管力度,设立应急值班电话,增派人员参与一线执法,安排专人负责线索摸排,重点港口实行全天候值守,并利用指挥监控系统对辖区内渔港、码头、渔船实行 24 小时监控,防止船舶出海偷捕违规现象的发生。同时,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聚合优势力量、重拳出击,采取突击的联合执法、交叉执法、异地执法和夜航执法、暗访督察、视频监视、情报收集等方式,全力维护休渔期间海上形势稳定。据统计,今年休渔期,汕尾市农业农村部门下属的渔政执法队伍共出动执法船艇 1041 艘次,参与人员 7941 人次,查获各类案件 358 宗,清理违规网具约 85000 米,联合相关部门查扣 " 三无 " 船舶 970 艘。全市伏季休渔形势总体稳定,渔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在今年的伏休工作中,汕尾市沿海各渔政大队严格落实港区渔船停泊 " 网格化 " 管理制度,落实休渔锚地管理,清查休渔船安全隐患,提前清理进出港航道,清除违规违法定置网,保持渔港航道畅通;结合海上综合执法系统,深入船厂、渔村、码头,逐条核查在册渔船,在清查休渔对象的同时,加强渔船规范管理,对港口停泊休渔的渔船进行船名标识执法检查,对存在无标识和标识不规范的当场责令其进行整改;积极组织开展海上执法行动,联合海事、渔政、公安等部门,对辖区渔场进行全面巡查,打击休渔期违规捕捞、违规载客等行为,特别加强重点海域、重要时段的执法,增加船艇执法密度和时长,以严格执法促进休渔管理;结合涉渔涉海 " 一打一拆三整治 " 工作,各地各部门以海上巡查、渔港检查、陆上封堵的思路,利用信息化系统,全方位、立体式、全覆盖打击 " 三无 " 船舶。在海岛建设执法基地,丰富休渔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覆盖面,进一步打击违规偷捕行为及做好海上救援工作,提升执法效率。同时,大力加强渔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落实渔船检查建档,督促配备救生消防及定位系统,组织渔船编队跟帮生产、渔民购买保险,组织全市渔船船东船主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培训,全面保障渔船安全出海。
刚性执法不忘柔性关怀
休渔期间,必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捕捞行为,坚持刚性执法,切实维护休渔秩序,保护海洋渔业资源。与此同时,还应更加关注渔民在休渔期间的生产生活情况。三个半月的伏季休渔,渔民们 " 洗脚上岸 ",家庭重要的收入来源突然中断,如何保障休渔期渔民的生产生活、做好转产渔民的服务以及法律法规宣传工作等,无时不刻牵动着各级党政部门的心。为了让广大渔民切实感受到关怀和温暖,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协调指导作用,细化工作、上下联动、协同发力,谋渔民之利,解渔民之忧,多渠道、多形式给予渔民一定的支持和帮助。6 月 18 日、7 月 30 日、8 月 4 日各单位联合举办 " 渔民与海 " 进村入户普法宣传及慰问活动,为城区东风村,红海湾东一村、施公寮村,陆丰市新兴村、旺厝村 700 多名困难渔民家庭送去温暖;此外,今年休渔节期间,渔政部门在开展巡查、疏导、清理等工作的同时,会同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发动约 500 多名渔民参加岗位技能培训并给予参训人员一定的学费补贴。
休渔宣传教育不停蹄。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联合市司法局、农业农村局等各有关单位将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加大线上宣传力度,形成 " 线下 + 线上 " 的宣传模式,全方位、多渠道、广角度、立体化开展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广泛宣传休渔政策和休渔期渔船渔港安全管理等规定,积极营造社会各界关注海洋渔业资源,理解休渔、支持休渔的良好氛围,增强渔民保护性开发海洋资源的意识,以实际行动发出汕尾 " 呵护蓝色海洋,建设靓丽明珠 " 的时代最强音。从 4 月底开始,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汕尾各级渔政部门等相关单位按计划积极有序推进各项活动,深入渔村举办 9 场休渔普法专题宣讲,制作两期《法治汕尾》休渔专题节目,共播出 12 次,进一步宣传保护海洋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海洋保护意识,推动人们共同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海洋,了解海洋自身所蕴含的丰富价值。同时也更深刻的审视全球性污染和鱼类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给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带来的不利影响;帮助人们认识到个人和团体都有义务保护海洋环境,从而改变行为规范及意识思想,细心呵护海洋,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做出更多努力与贡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广大渔民守法生产的自觉性和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实施转产转业,确保正常生活。6 月 6 日全国 " 放鱼日 ",市农业农村局和红海湾牵头组织增殖放流活动,发动几十位渔民进行 " 爱海宣誓 ",有效保护资源和恢复海洋渔业种群结构,丰富海洋生物多样化,对保持良好的生态循环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还为渔民赠送了救生衣,助力渔民做好海上安全防护。6 月 8 日世界海洋日,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组织志愿者和渔民清洁海岛海滩;6 月 12 日,团市委组织志愿者通过开展海洋科普知识、休渔普法知识进校园等活动,坚持海洋保护宣传教育从小抓起,进一步促进汕尾市青少年了解更多的海洋文化和法律,认识到人与海洋和谐相处以及保护海洋环境和珍惜海洋资源的重要性,营造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浓厚氛围。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宣传,渔民们更深刻全面认识到休渔制度是保护渔业资源、修复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渔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深深体会到,政府对渔民的文化生活、生存保障、法规教育以及渔区的社会秩序、安全防护、和谐稳定等所给予的全方位的关心关怀。
活动期间,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联合各单位在《人民日报》、《祖国》等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各类媒体发表、推送 70 余篇报道,影响广泛,宣传成效显著。
共同促进两地繁荣发展
汕尾渔业资源丰富,渔业产量一直稳居粤东地区第一名。近年来,深圳在对口帮扶汕尾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也在全力支持汕尾牢牢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海洋经济发展等历史机遇。在助推海洋渔业发展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支持海洋与渔业行业发展,为汕尾海洋与渔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今年 3 月,汕尾市委、市政府发出 " 奋战三大行动,奋进靓丽明珠 " 号召,面对广东省委赋予汕尾 " 建设成为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 " 的全新发展定位以及作为珠三角辐射粤东的战略支点地位,通过统筹推进 " 基层基础建设年 "、" 项目双进会战年 "、" 营商环境优化年 " 三大行动,全面吹响冲锋号角,凝心聚力、狠抓落实,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新担当新作为,努力开创汕尾工作新局面,奋力把汕尾建设成为沿海经济带的靓丽明珠。
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牢牢把握此次三个半月的休渔契机,最大限度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科学谋划,主动作为,积极动员组织各种力量,将休渔期间的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 " 建设靓丽明珠 呵护蓝色海洋 " 的活动主题,深化整个阶段的活动内容及其意义,全方位展开一百多天的海洋主题系列行动。不仅为汕尾加快发展注入了更为强劲的动力,更为推动汕尾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化深汕两地全方面合作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未来,深圳特区将继续与汕尾老区共同携手,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拓展更多的合作领域,进一步推进 " 特区带动老区沿海带动内地 ",为两地的繁荣发展,为造福两地人民作出更多努力,携手共谱发展新篇章。
深圳晚报记者 唐文隽 通讯员 陈晓铭 吴隆臻 陈军生 徐业超 责编 成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