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8-18
“若有战,召必回!”首提者张益朝:这是所有退役军人的心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于露 文 / 摄)" 若有战,召必回!" 你可能没有听说过张益朝,但一定听过这句话。这铿锵有力的六个字正是出自张益朝。8 月 17 日,在江苏宜兴老家,对现代快报记者回忆起 12 年前的那个清晨时,张益朝再次心潮涌动," 这不仅是我的心声,也是所有退役军人的心声。"

△张益朝

" 若有战,召必回!" 是心声也是承诺

张益朝依然清楚地记得,2008 年夏季的那个清晨,他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时的点点滴滴。

那天天还未亮,张益朝完成工作后,坐在车上等待训练。就在这个时候,他将自己斟酌了许久的决定写在了笔记本上。" 国,和谐盛世;旅,科学发展;家,双亲久病;子,年幼孱弱。我从军十五载,自认精忠报国,今因家中现实无奈申请转业。若有战,召必回!"

" 当时我父亲生病,母亲为了让我安心工作,自己动手术都不告诉我。我是家里的独子,孩子又很小,在外面执行任务照顾不上他们,我真的很歉疚。" 张益朝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是一个很艰难的选择,一边是国,一边是家,他都放不下。

不过,最终这份转业报告没有得到批准。旅党委让他把母亲接到了身边照顾,也给了他和家人慰问。这份转业报告还让张益朝得了个外号," 若有战 "。一次偶然的机会,《解放军报》报道了这件事," 若有战,召必回!" 这六个字也慢慢流传开来。

每到退伍季,这六个字就会很 " 流行 "。

" 每个退役军人都有这样的情结,我曾经当过兵扛过枪,一旦祖国需要召唤我们,我们有这样的觉悟和意识。" 在张益朝看来,之所以这句话被广为流传,是因为它代表着所有退役军人的心声。他说,这六个字,也是他的一份承诺。" 我依然在从事军工方面的工作,研究军事发展和作战理论,我要让自己保持召我回来还能战的状态。"

24 年军旅生涯,身上留下 " 军功章 "

" 若有战,召必回!" 每当在车贴、酒瓶上看见这六个字时,张益朝就会回想起过往的军旅生活。

张益朝是江苏宜兴人,1974 年,也就是他出生的这一年,舅舅参军。慢慢长大的日子里,他偶尔会收到舅舅寄来的五角星、帽徽等物件。看着舅舅身穿军装帅气的照片,成为军人的梦想也在张益朝的心里萌芽。

1993 年,张益朝顺利考上军校,开启了 24 年的军旅生涯。从通信兵到旅副参谋长,再到火箭军某部处长,尽管如今已经退役,24 年军旅生涯里的许多事,张益朝都历历在目。他的身上,也留下了清晰可见的 " 军功章 "。

" 你看,我的右膝盖上有两个眼儿,做了手术的。" 张益朝掀起裤腿说。那是 2006 年的一次暴雨抢险,从山坡上往下走时,他扭到了自己的膝盖。当时他以为只是扭伤,便坚持了 2 个多月。直到任务完成后,他到医院拍片子才知道,自己的右膝盖半月板撕裂。后来张益朝动了手术,休息了一个月才好,直到现在,上下楼梯太急膝盖依然会疼。对那次抢险,张益朝印象深刻。在他们驶往事发地时,因山体塌方,一棵碗口粗的树突然倒了下来,而这棵树离他们的车仅有十几公分。

还有一次在西北执行任务时,他所坐的车辆撞到一个大坑。他就坐在副驾驶座,因为撞击,颈椎五六七节横突骨折," 我当时就觉得自己不能动了,也幸亏没动,拍片子后发现颈椎的切口就像刀一样。如果动猛了,肯定把神经切断了。" 诊治的医生也为他庆幸。这一次,张益朝在床上整整躺了两个月。

从军多年,张益朝说,自己考虑得最多的,就是怎样更好地完成任务,尽快赶往现场救出更多的人,演习训练如何达到最佳效果 ……" 我认为,‘闻战则喜’不是口号,而是觉得自己能参与重大的任务很光荣。" 张益朝说。

△张益朝

除夕接到陌生电话:我是你带过的兵

军旅生涯终落幕,2017 年,张益朝选择了退役。

那时候,他的父亲被查出食管癌三期,陪父亲看病,一请假就是一个月,一来影响工作,二来父母身边也不能没人照应。从军 24 年,他最终无奈地选择离开自己热爱的岗位。不过,他拒绝了转业安置,而是选择了到南京一家军工单位工作,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为部队服务," 还是我喜欢的事业。"

现在,张益朝还会和战友们保持联系。在部队时,他和战士们关系很好。张益朝至今还记得,有一年除夕,他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那头说," 你可能不知道我是谁,我是你带过的兵,想给你打个电话问候一下。" 张益朝再三询问对方的姓名,对方只说,不用知道他是谁,只是希望表达问候。对张益朝来说,这个年过得很温暖。

退役后,张益朝陪家人的时间多了起来。提起家人,他的脸上溢满了温柔," 这些日子很平淡,但是真的很幸福,一家人一起吃饭感觉很好。" 在爸爸的影响下,张益朝的一双儿女也对军人这份职业有了向往。

△张益朝拍摄的古桥

张益朝的兴趣爱好也越来越广泛,就在 8 月 15 日,张益朝还开了一场关于手机摄影美学的讲座。除了摄影、写文章,为了推进古桥梁保护,他还花了 9 个多月的时间,跑了 6000 多公里,考察了宜兴的多座古桥梁,写出了一篇《关于宜兴古桥保护及开发利用的建议》。在他看来," 只要爱一件事,下功夫研究琢磨就能做成。"

军人这份职业,在张益朝看来,光荣又艰辛。这一路走来,他从中学到了很多。他坚定地说,如果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他还是会选择这一条路。

(部分图片为受访者供图)

相关标签

退役军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