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8-19
美味不会缺席!南京八卦洲田地里,农户顶着烈日插下芦蒿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伟娟 / 文 刘畅 / 摄)水潮退去,高温来袭。南京八卦洲田间,农户们正忙着补种芦蒿。烈日下,他们挥汗如雨,手里的活儿却一刻不停。8 月 19 日,八卦洲外沙村的芦蒿种植户管胜东跟往常一样,每天都要到地里转转。他顶着一脑门的汗珠对现代快报记者说:" 我们八卦洲的芦蒿,不仅是南京人的最爱,也是外地人的心头好。大家放心,美味不会缺席的。"

原来,汛情让八卦洲部分农田进了水,有市民担心芦蒿被淹。其实不是这样的。汛情来之前,农户们已经种下部分芦蒿,如今已经长到一尺多高了。而少数被淹的芦蒿,还有没来得及种的芦蒿,最近正陆续补种到位。

当天上午,管胜东的芦蒿地里,几名工人包裹严实,正一根一根地往地里插苗。一旁已经插好苗的芦蒿地里,黑色的水管由中间 "1" 字拉开。从水管上的细眼里不断冒出水来,浇灌这片芦蒿地。管胜东有 15 亩芦蒿地。就在汛情前 3 天,他种下了一拨儿芦蒿苗。芦蒿生命力强,生根发芽了。如今,绿色细长的叶子在阳光下,格外油亮,显示出勃勃生机。" 一些淹掉的芦蒿已经补种好了,也长到 20 多厘米高了。"

与往年相比,八卦洲部分芦蒿晚种了一个月左右。管胜东那一包待插的芦蒿苗,有的已经发芽了。他说,芦蒿苗种下了,四五天就能成活发芽,后面就是管理养护了,包括施肥、浇水、除虫等。近日持续高温,芦蒿灌溉频率高了。" 往年 5 天或一周浇一次水,现在两天就要浇一次,每次都要五六个小时。" 管胜东和工人们每天早晨 5 点到 9 点,下午 3 点到 6 点都在田里忙碌着。

管胜东称,等到 12 月,就要将芦蒿地面以上的部分切掉,然后盖上大棚布,接着从根里长出来的嫩芽,才是餐桌上的美味。芦蒿是每年春节前后上市的,受市场影响较大。含成本的话,正常每亩收入在 8000 元至 10000 元间。除了南京本地销售,还运往湖北、江西等地。管胜东介绍:" 湖北人也挺喜欢吃芦蒿的,他们管芦蒿叫藜蒿。"

芦蒿产地很多,属南京八卦洲最为出名。八卦洲芦蒿分伏秋芦蒿和冬春芦蒿两种。每年 8 月至 12 月,是伏秋芦蒿上市的季节。而最脆嫩的,则属土生土长的冬春芦蒿,颜值不出挑,但口感格外水灵、清脆 。目前,八卦洲芦蒿种植面积为 2 万亩,年产量 3 万多吨。芦蒿根性凉,味甘,配上香干或腊肉,是南京人餐桌上的美味家常菜。八卦洲的芦蒿不仅带领农民致富,更为八卦洲赢得了响当当的荣誉—— " 中国地理标志著名商标 " 和 " 江苏农产品和地理商标 20 强 " 荣誉称号。管胜东说:" 芦蒿是八卦洲的品牌,我们要保持下去,种得更好更精品。"

相关标签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