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9 日凌晨,网民在新浪微博发帖反映 " 货车司机因为蔬菜质量问题被克扣 2000 元运费 ",该网帖同时配发了一段抖音视频,视频中一名中年男子口述,其投诉对象为白沙洲大市场。
这个视频,在很多平台上都刷屏了。视频只有一个小片段,内容是货车司机因被克扣 2000 元运费而怒斥,至于克扣理由,是蔬菜质量出现了问题,该司机言语中还与疫情期间给武汉送菜相联系,认为这样的扣运输费没有道理。看了这样的视频,公众的情绪确实很容易被挑拨起来,也容易被带节奏,给人一种 " 武汉货主忘恩负义,不顾情分 " 的感觉。随后,网友也纷纷要求有关部门介入调查,给司机一个说法,给武汉人民一个公道。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这是一个月之前的事情了。经武汉洪山区市场监管局调查核实,事情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2020 年 7 月中旬,车牌号为辽 PC4646 的货车,在河北装运大白菜送到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某商行代为销售,双方约定货车运费为 7000 元。7 月 19 日 21 时 39 分,该货车到达白沙洲大市场某商行时,运输时间晚点约 4 小时,大白菜出现大量腐烂变质,该商行对大白菜采取降价处理措施,经过三天销售,最终 18 吨大白菜仅售价 2800 元,亏损近万元。货主只同意支付 4800 元给该货车司机,双方就此产生纠纷。
简单说就是,商行与货车司机约定运费 7000 元,但菜运到商行,已经迟到 4 小时,白菜也出现大量腐烂。面对这种情况,很难判断说蔬菜腐烂到底是蔬菜质量问题,还是运输超时所造成的。而且,因为白菜腐烂,相关商行也亏损近万元,这才有了扣货车司机 2000 元运费这档子事。深究此事,双方都存在问题,一方面商行没有遵守契约精神,付 7000 元运费,同时,司机也没有遵守约定,按时运货。
说白了,此事就是一个个案纠纷,是一个小矛盾,商行方的扣运费行为,或许不妥,但也是情有可原,可以理解。面对双方都有问题的纠纷,强行将此事上升到 " 武汉货主不顾感情,不懂感恩,克扣运费 " 的程度,就有些过分了。这样的联系和过度怒斥,恐怕才是在伤害武汉人民的感情,这样的网络传播不顾实事带节奏,其心不善!
至于此事的协调结果,其实早在 7 月 22 日就有了。事情发生后,洪山区市场监管局和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及时介入,联系该货车司机了解情况,参与双方调解。考虑到疫情期间,各地对武汉的支持和帮助,经过与商行负责人沟通,由该商行垫付货车司机 6500 元运费,货车司机对处理结果当场表示满意,该货车于 7 月 22 日 21 时 35 分离开。
也就是说,此事双方早就和解了,司机满意而归了。这样的和解,也是武汉人民没有忘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的有力证明。可现在,舆论场上却充斥着对相关货主、商行甚至武汉的指责,认为他们忘恩负义,不顾情分。试问,这样公平吗?这样的现实反差,不仅伤害着相关人员,也伤害着武汉。
此事都解决一个月了,现在又突然在微博上冒出来,在舆论场火起来。这样的操作让人不解,相关发布者的目的和动机是什么呢?或者说发之前,他们真的了解过事情的真相和事实吗?如此低劣作为,很难不让人理解为这是在故意挑事找事,借机抹黑武汉,挑拨是非。还有,很多自媒体,在没有了解事实的情况下,也跟风发这个视频,带节奏,渲染舆论场对武汉的负面情绪,他们也欠武汉人民一个道歉。
在当前这个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媒体,一句话,一张图,一个小视频,就足以掀起舆论风暴。越是在这种背景下,每一个发布信息的个体,都应该谨慎再谨慎,核实再核实," 搞清楚事实再说话 ",应该是最基本的素养。在真相不明的前提下,民众首先要做的是求真相,理性客观应对,而不是盲目将情绪凌驾于事实之上,把个案问题上升和曲解到更高的层面。否则,稍有不慎,就会给相关个体和地方,带来更深层次的伤害,而且,这样的伤害,是很难弥合的,这不是一个文明法治社会想看到的。 尤其是,某些机构媒体甚至是官媒,丧失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对虚假信息和谣言不加调查、不加求证,人云亦云,甘当自媒体谣言传播的帮凶,加速谣言扩散。这有失职业道德基本底线,不仅损害了新闻媒体自身形象,更加损害了武汉城市声誉。对这种行为,是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和相关法律法规所不能容忍的,被欺骗了的公众也不能容这种违法行为继续!
特约撰稿:东升
【时话实说,当下热点,冷静表达—— ZAKER 新闻 / 湖北出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