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霍珑 记者 赵丹丹)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垃圾,南京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要来了。而在推进中,老旧小区垃圾房的选址落户是难题。8 月 21 日,秦淮区夫子庙街道召开垃圾分类发布会,介绍武定门北巷小区的做法。这个建于上世纪 80 年代的老小区腾出三个车位建起了垃圾房,而 105 个车位一个都没少,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武定门北巷小区位于秦淮区夫子庙街道莲子营社区,东临内秦淮河、西侧紧靠明城墙。该小区建于上世纪 80 年代初,有 14 栋楼 287 户居民。
△武定门北巷小区的垃圾房
现代快报记者看到,在小区的 1 号、2 号、3 号门分别建起了垃圾房(亭),垃圾房实行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四分类,配备智能垃圾分类投递口。居民定时扫码打开投递口,设备称重实名积分,设施还具备满载报警、臭氧杀菌、智能显示、高清监控等智能功能。垃圾亭则设置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桶,同样配备智能垃圾分类投递口,居民扫码投放,设备实名称重积分,同时配有自动照明灯、满桶报警。
目前小区每天 7 点至 9 点、18 点至 21 点,在收集点上对居民投放垃圾现场指导,分拣混装垃圾,劝导居民精准分类投放。
△居民在投放垃圾
这样的老旧小区如何能建起 3 处垃圾集中收集点,莲子营社区书记陈海宁很有感触。她说,垃圾亭还好,因为占地面积不算大。而 2 号门的垃圾房实在没有空间,原来的地方是 3 个停车位,为此他们紧急召开了居民议事会,让大家一起来出谋划策。" 大家商量后决定还是要腾出 3 个车位来建起垃圾房,解决大问题。" 陈海宁说,但是老旧小区停车难也是难题,意味着有些居民的车就要挪位,为了保证小区 105 个车位一个不少,大家开始了车位大调整。" 动 3 个车位牵扯近 10 个车位的调整,最后有些人的车位挪到了大树下面,有些车位挪到了门卫室后面,还有的两个车位硬是挤出了三辆车停放的空间。" 陈海宁说不仅如此,2 号门的门卫室也向外挪动了 1 米多,就这样最大的垃圾房建起来了,105 个车位一个没少。
夫子庙街道相关人员介绍,接下来,街道将持续推进辖区垃圾分类工作,把工作做细做实,充分发挥街道、社区、业委会、物业和运营企业、环卫的作用,抓好各个环节的衔接,形成居民分类投放,环卫分类收运,末端分类处理的垃圾分类产业闭环。
发布会上,秦淮区垃圾分类办公室负责人冯美富介绍,秦淮区正在制定垃圾分类小区分类质量专项考核管理办法,每个月拿出 20 万元经费奖励做得的小区。" 这笔奖金将由街道发放给物业、社区、指导员等,个人最高一月可以得到 1000 元奖励,以此来鼓励小区做好垃圾分类。"
(通讯员供图 编辑 黄媛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