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8-22
曾剑长篇新作《向阳生长》首发:将家族史的册页装订到民族史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陈曦)迄今为止,70 后作家曾剑的写作主要围绕乡土和军营展开。他的长篇新作《向阳生长》讲述一个叫杨向阳的山村小男孩,成长为一个部队军官的心路历程。8 月 22 日,著名作家、辽宁省作协副主席周建新,文学评论家、辽宁文学院院长韩春燕,作家安勇,以及《向阳生长》作者、新生代军旅作家曾剑,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与读者分享小说创作背后的故事。青年作家班宇专门录制了视频祝贺曾剑新书首发。

△韩春燕、周建新、曾剑、安勇

△《向阳生长》 曾剑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0 年 8 月

曾剑出生在湖北红安,从大别山区到城市;从乡下到军营,到专业作家,再到北师大读研,曾剑说,生活有阳光,文字里有阳光,他才在文学这条路上,一路前行。

小说主人公杨向阳家里弟兄多,父亲腿有疾,生活艰苦。成长的岁月里,他不敢放开肚皮吃。比之饥饿更让他难以忍受的,是屈辱,是自尊心受损,但少年杨向阳从未屈服,他在角落里悄悄擦干眼泪,迎着竹林湾的阳光,踏入阳光照耀着的山川、河流。这一历程与作家的人生历程是一致的。某种程度上,可将《向阳生长》视为作家隐形的自传。

曾剑坦言,自己是一个写生活的人。他从来不懂写作技巧、写作理论,就是写长篇也不会列提纲,他的所有书写都是自发的。他十年前就想写这部作品,但他克制自己,不轻易动笔,他怕写坏了,因为一个作家的写作资源,往往是有限的,需要耐心细致地使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终于不能自已。他思乡心切。他说他要用文字,留住他内心深处那份美丽乡愁。

评论家郑润良认为,70 后一代人曾经经历的食物的短缺,因为家庭经济条件而产生的自卑以及 " 跳出农门 " 的渴望等都在小说中有具体而细微的书写。正是因为熔铸了作者的亲身经历与情感体验,《向阳生长》才让同样经历过从乡村到都市人生移位的 70 后读者感到深深的认同与莫名的感动。

湖北红安是革命老区,是作家的出生、成长之地。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了杨氏家族四代人从军卫国的故事,时间跨越近百年。所以,除了自叙传、乡土小说,《向阳生长》还可以理解为一部跨时代的农家军歌,一部发人深思的战争创伤叙事作品。

在韩春燕看来,小说文本饱满、意蕴丰富。主人公杨向阳在养父的影响下从军并成为一名专业作家,既实现了自我价值,更以文学的形式传播大别山的红色精神。小说以个人史、家族史为脉络,红色精神、革命血脉贯穿其中,作家以一个家族的从军史向读者表明:无论世事多么艰难,终有阳光透过云雾,照耀人间。

周建新认为,小说的人物塑造非常成功,尤其是养父聋二这个老兵的形象。养父是一个老光棍,其对养子的爱,无私、博大,不计回报,胜过亲生父亲。是他改变了 " 我 " 的命运,而 " 我 ",始终没能真正走进他的内心,甚至在 " 我 " 考上军校," 出息 " 了之后,对他竟有那么一丝嫌弃,直至养父最后痛苦悲凄地离世," 我 " 极度懊悔,继而忏悔。聋二的一生无疑是个悲剧,这个形象的塑造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史对退役军人的文学书写。

著名作家苏童也十分欣赏这部小说,他称赞:" 曾剑的这部小说写得耐心、扎实、阳刚,其中人物描写尤其生动。这个家族史故事,恰当地挺进了历史的矿井,探寻了祖先们的人生与灵魂,从而有了让故事蓬勃生长的肌理,也有了文本弹性。相信曾剑是在作这样一种努力:将家族史的册页装订到民族史里。"

著名作家邱华栋为小说撰写了评论,他说:"《向阳生长》是一本值得认真阅读的杰作,是一部极具可读性的书;是一部阳光之书,一部成长和忏悔之书;是一段在乡村树荫下渴望阳光努力生长,并且终于在阳光下茁壮成才的少年心路历程;是一部向《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致敬的书。"

( 出版社供图)

相关标签

向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