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9 年 9 月 21 日,在万众期待中,常州市轨道交通 1 号线开通初期运营,常州成为全省第 4 个迈入 " 地铁时代 " 的城市。今年 9 月,常州地铁 1 号线即将开通一周年。在这安全运营 300 多天的背后,是近 2000 名地铁人的坚守岗位和默默奉献。即日起,常州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现代快报推出 " 我的地铁心 " 系列主题人物报道,讲述 " 地铁人 " 的故事。
现代快报讯 (通讯员 沈琳 实习生 陈云帆 记者 张敏 )33 岁的闵曙是常州地铁运营分公司车务部站务中心副主任。2016 年,在外地工作了 7 年的他回到家乡常州,决定要为家乡的地铁建设献上一份力。
在地铁 1 号线运营筹备阶段,他积极参与到《常州市轨道交通条例》的制定中,为 1 号线顺利开通运营助力。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没有经验和人员紧缺的情况下,他带领站务中心员工坚守一线,全力保障市民乘客的必要出行。针对乘客的不理解,他和同事们多次进行普法宣传工作,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积极策划各种优惠活动,助力 1 号线客流稳步提升。
法规先行,让条例更加人性化
闵曙是土生土长的常州人。2009 年从北京交通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在南京、苏州地铁工作了 7 年。从事公共交通这个行业,忙碌是家常便饭,一年里他回家的时间屈指可数。2016 年,他决定回到家乡常州地铁工作。" 一方面是回来多照顾父母,另一方面也想为家乡的地铁建设出一份力。" 闵曙说。
2017 年 -2019 年,在 1 号线运营筹备阶段,他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参与《常州市轨道交通条例》的制定和出台。" 地铁要开通,法规必须先行,才能更好地约束市民乘客的行为,做到有法可依。" 闵曙介绍,地铁条例属于地方性法规,要求多,程序复杂,耗时也较长。
为了结合常州的实际情况,闵曙和同事们多次调研学习、征求多方意见,只为让条例更加人性化。例如不少城市规定 8 周岁以上儿童乘坐地铁需有人陪同,否则将由监护人担责。而常州地铁条例与常州公交乘坐政策保持一致,将单独乘坐年龄放宽至 6 周岁以上,方便了不少家庭和学生。通过广泛征求市民代表意见,常州地铁将折叠自行车纳入到符合行李携带的标准之中,有所突破。
此外,地铁还多次征求常州市残联和残疾人代表的意见,完善 1 号线无障碍设施和服务方案,更好地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贴心服务。
防疫考验,都不敢让自己生病
1 号线开通前后,是闵曙最忙碌的日子。站务中心负责了 1 号线全线 29 个车站的站务管理工作,800 多名员工不仅要管理好现场设备,还得服务好乘客。作为站务中心副主任,闵曙深知肩上责任重大。刚开通的那段时间,他和另一名副主任每天要巡视四五个车站,一天下来至少两万步。
好不容易,地铁 1 号线逐渐进入平稳有序运行阶段,闵曙没有想到,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
" 那时外地员工基本都优先回家过年了,人手不足。此外我们没有防疫经验,只能去查资料,学习外地城市地铁在 SARS 期间的防疫工作。" 闵曙回忆,疫情最严重阶段,常州地铁一直没有停运,只为保证市民必要的出行,而这背后是上千 " 地铁人 " 的逆行。
闵曙介绍,疫情爆发初期,1 号线一天需要消耗 3000 多个口罩,在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他带领员工到各家药店排队买口罩、消毒液等。
在健康码还未实行之前,地铁客流虽然一天只有两三千人,但站务人员工作量依然很大,所有乘客都需要进行实名登记、测温等。隔天一早,闵曙需要将前一天所有乘客信息进行汇总上交给交通部门备案。
那段时间,防疫要求一直在变,闵曙和同事经常加班,连夜打印制作防疫要求告示,贴出来告知乘客。为了保护好家人和同事,他乘坐地铁都是站着的。" 不敢让自己生病,因为正是需要我的时候。" 他说。
新的课题,助力 1 号线增客流
当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闵曙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放松一会,但又有新课题摆在了他的面前。" 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恢复和提升 1 号线的客流,成了我们新的工作重点。"
闵曙介绍,整个 2 月份,受疫情影响,常州地铁 1 号线客流只有 12.46 万人次,仅为 2019 年 11 月份客流的 10% 左右。虽然放眼全国,所有城市地铁客流都因疫情原因下降很多,但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好地铁这个公共交通的效应,闵曙和同事们还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市民乘坐地铁放心出行、绿色出行。
一方面,闵曙带领同事们开展 " 新出行 · 馨服务 " 润法宣传系列活动,宣传常州地铁条例、防疫知识、文明乘车等,另一方面他们走进工厂、企业、学校宣传地铁运营服务并推广营销优惠政策。
6 月 5 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提倡绿色低碳出行,常州地铁开展了 " 蓝天保卫战 免费乘车活动 ",环保主题列车同时上线。
闵曙透露,为了筹备这个活动,他和同事们整整忙碌了一个月。" 虽然是免费,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便进出。我们需要引导市民有序乘车,提高进站效率,有一个完美的出行体验,这是我们重点要做的。"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天 1 号线客流量自疫情以来首次单日突破 7 万人次。
最近,闵曙和同事们又在为苏 D 私家车主乘坐地铁 5 折优惠活动忙碌着。地铁服务没有终点,闵曙说,未来他将继续和同事们秉承 " 安全、准点、舒适、便捷 " 的服务标准,伴随大家出行每一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