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4 日上午," 鸿安婆 " 何华益女士之孙郑光明在罗湖双周发布时光专场上,讲述了其祖母的抗战故事,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献上一份特殊的红色贺礼。
80 多年前,何华益在深圳墟上经营了一家名叫 " 鸿安酒家 " 的旅馆。这幢民国小楼有三层,占地面积 200 多平方米,远近闻名,可谓深圳墟上的旅业龙头,老板娘何华益也被人称作 " 鸿安婆 "。
1938 年 10 月,日寇进犯广东,华南抗战打响。11 月底,新四军军长叶挺在中共广东省委的指示下,接受国民党委任,来到深圳镇组建东路守备区总指挥部。得知此事后,何华益无条件地将鸿安酒家的一楼和二楼都腾出来,供叶挺将军使用,作为总指挥部的司令部和政治部、中共秘密联络点。
叶挺将军在深圳驻留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负责进行深圳乃至东江地区的抗日斗争,为深圳乃至华南地区抗日武装力量的整合与建立产生深远影响,何华益与鸿安酒家共同见证了这段意义非凡的历史。
回忆起祖母,郑光明说," 嬷嬷是一个非常乐善好施的人,一生做过很多慈善。" 除了将鸿安酒家腾出来供叶挺将军使用,何华益还带领员工为抗日游击队募集经费和粮食,这些出现在影视剧作品中的故事,都真实地发生在 " 鸿安婆 " 的身上。
这幢红白相间的小洋楼如今还保留着 80 多年前的外貌,屹立在东门老街南庆街 13 号,不同的是,这里已成为深圳博物馆分馆,原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属于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
每每看到馆内开设的 " 叶挺将军与深圳 " 展览,郑光明都不禁感慨万千,回忆起和祖母相处的点点滴滴。" 在嬷嬷的影响下,我爸爸郑富荣也加入了东江纵队,我自己也是退伍军人。我常常带着 9 岁的小儿子来纪念馆里走走看看,现在他也说,长大后要和婆婆、爷爷和爸爸一样当兵保家卫国,我非常支持,这是很光荣的事,我很自豪!"
发布会现场还首映了影片《鸿安往事》,这是《罗湖时光》系列宣传片之一。影片再次将这段珍贵的记忆展开,郑光明说,祖母一生都被人叫 " 鸿安婆 ",甚至好多人都不知道她的名字,现在鸿安酒家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以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的身份在新时代中熠熠生辉。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东门逛街、休闲的时候,都能走进去看一看,了解一下历史。
深圳晚报见习记者 李娴 摄影 冯明 编辑 易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