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8-26
深晚报道|“时光匠人”刘中华:30年初心不改情定“钟”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与手表相伴 30 年的刘中华,成为将时间量化的手工精湛匠人。

一块表,一方桌案,灵活的指尖便开始在机芯 " 起舞 "。19 岁入行至今,深圳市飞亚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刘中华与分针秒针相伴长达 30 年,成为将时间量化的手工精湛匠人。

技术 " 小白 " 练就超凡工艺

刘中华与钟表开始打交道,还是一次机缘巧合。改革开放后,深圳正处于城市建设发展之初,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劳动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打工潮。1990 年,飞亚达公司赴广东揭西招工,彼时恰逢高中毕业不久的刘中华便抓住了这次难得机会。" 当时觉得有一份工作就很不错了,纯粹是为了生计,用最俗的话说就是讨碗饭吃吧。"

进入飞亚达,刘中华最初的角色是一名学徒工,做着基础的装配工作。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的环境变化虽然有些许不适,但他对手表充满了兴趣和好奇。" 刚开始什么工作经验都没有,拿起表手都在发抖,但又觉得这么小的一块手表神秘极了,很想去探究。" 回想起最初的情景,刘中华不禁微微一笑。

随着时间的沉淀,加上反复的琢磨研究,原本是 " 技术小白 " 的刘中华被调入到高档手表小组,参与手表的维修工作,之后还担任技术线长,管理整个生产线的技术事宜,解决了生产过程中无数的技术难题。他还积极参与工夹具的设计和改造,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熟能生巧,巧能生精。2002 年,在深圳市农民工大比武手表装配竞赛上,刘中华在 3 分钟内完成了两个石英机芯的拆装,速度之快让其中一名监考老师瞠目结舌,他以出色的成绩获得个人第一名和团体冠军。同年,他参加全国机械手表维修比赛,获得银奖;2007 年 " 深圳市百万农民工技能大比武活动 " 中,获得深圳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13 年,被选为深圳市第四届优秀技师;2017 年,被表彰为深圳市劳动模范。

航天表润滑油点油工艺独一人

从业多年,与多种不同类别的表接触,不过最让刘中华引以为傲的,还属组装神舟系列载人宇宙飞船的航天表。

2003 年,飞亚达公司承接研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航天服用表任务,刘中华便参与其中,承担航天表的机芯改造、航天表装配、调校等关键工作。" 当时要把零零散散的上千个零件组装成一块完整的表,之前又没有经验,所以需要来回测验调试。"

如果说神五的航天表组装是起步,那么神七的装配过程更让刘中华久久难忘。" 神五、神六是舱内航天表,舱内的温度跟日常温度差别不大。但神七不一样,宇航员要出舱执行任务,而舱外的环境为正负 80 ℃,对手表使用的润滑油有特别的要求。" 刘中华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润滑油必须保证在舱外的低温环境下不会凝固,否则手表无法走动,失去价值和意义。

为了找到合适的润滑油,刘中华和团队在大半年的时间内进行了大量试验。在多次失败后,他们决定跳出钟表油的局限,开始研究航天工业涉及的所有润滑油,分析使用的可能性。在尝试了几十种润滑油后,刘中华和团队终于研制出了最理想的润滑油,并练就了独家的 " 点油工艺 " 秘籍。" 点油的量很有讲究,太多会溢出来,太少就不能起到润滑的作用。" 到如今,说到航天表润滑油点油工艺,国内只有他一人能完成。

精益求精引领匠心传承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干这行,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工作中慢慢积累经验,参加各种比赛、培训,不断锻炼自己。" 刘中华坦言,勤学苦练,找准与别人的差距,取长补短,才能帮助自己迈向更高层次的台阶。

在刘中华看来,手表匠人并非只是一份平凡的工作,更有着特殊的意义。" 组装、维修手表的过程其实就是在跟它对话,如同用心去激活一个生命,会让你觉得非常有成就感。"

作为企业培养的技术骨干,竭尽所能让工匠精神薪火相传,也是刘中华笃信的宗旨。2016 年,刘中华被评为深圳总工会 " 百优工匠 ",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获颁刘中华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全市仅有 5 家。该工作室主要负责飞亚达的高档手表、复杂手表、航天表的装配维修,以及参与员工培训和新产品的研发等,将匠心受益传承下去。刘中华调侃自己是一个没有 " 大抱负 " 的人," 把工作室做大做强,把徒弟带出来,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深圳晚报记者 石丹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