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 40 年 4 个标志性建筑。赵青 摄
▲网友老谢 摄
7 月 28 日,深圳 2020 年上半年 " 成绩单 " 出炉,地区生产总值 ( GDP ) 12634.30 亿元,同比增长 0.1%,实现上半年生产总值正增长。今年以来,深圳新设立的外资企业近 2000 个,实际使用外资超过 40 亿美元,同比增长 5%。深圳的活力与吸引力,可见一斑。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回望深圳经济特区走过的 40 年,创新是深圳动力不竭的发展密码。
40 年前,深圳科技资源几乎为零,没有一所大学,没有一家科研院所。40 年后的今天,深圳在 4G 及 5G 技术、超材料、基因测序、石墨烯太赫兹芯片、柔性显示、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科技创新领域处于世界前列,诞生了世界级的科技明星企业。
依托 40 年的城市发展,深圳围绕电子信息产业、5G 技术、互联网应用等优势产业形成了全球最为丰富完善的产业供应链,竞争优势突出。
推进改革,营商环境先行。深圳市委、市政府将营商环境作为 " 一号改革工程 ",并提出了 " 对标最高最优最好最强 " 标准。《深圳市 2020 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清单》瞄准 " 国际一流、国内最优 ",提出 14 个重点领域的 210 项具体改革举措。
在深圳,拿出手机,出示健康码,就能放心通行。疫情期间,深圳率先推出健康码 " 深 i 您 ",成为深圳科技战疫的有力注解。除了 " 一码通行 ",还有 " 一码办事 ":一个 "i 深圳 "APP 整合了近 7000 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居全国前列;99.92% 的行政审批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94.05% 的行政许可事项实现 " 零跑动 "。
深圳着力推动全产业全行业协同创新,用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版图日渐清晰:以深港河套地区为核心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启动建设,这里将成为科学中心的门户区;99 平方公里的光明科学城,则是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重点布局科学设施集群、科教融合集群、科技创新集群 " 三大集群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汇聚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聚焦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成为科学中心的突破区。
" 生于改革,源于开放,成于创新 ",这是深圳科技创新的写照,也是企业成长的 " 深圳基因 ",更是一个城市的奋斗样本。
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再到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创新,始终是深圳发展的核心词。
深圳晚报记者 高晨曦
爱深圳的 10000 个理由网友留言节选
关键词:充满机遇
@紙飛機:深圳是一座特别包容、开放、公平、充满机遇的城市。正因为她的开放跟包容,在深的外来人口日渐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来到这个城市,共筑城市梦;也是因为她的公平,给了更多的人就业的机会,也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在这里只要你有能力,就不怕没机会,所以这就是这座城市最吸引我的地方!深深爱上这座城市!
关键词:科技之城
@郑志鹏:在深圳人的生活与工作上,深圳利用了其科技优势给生活在这座城的人创造了许多便利,比如人才引进方面环节的改进给许多初来乍到的深圳客节省了人力物力。今年刚毕业的我通过个人线上申请,不到一天就拿到落户指标,之后只用去现场递交材料,很快就落户深圳了。这一圈下来,让我不得不承认这办事效率真的很牛,很便民,让我想起一句话 " 来了就是深圳人 "。这一句话描绘了无数初来乍到的深圳客想要扎根深圳的愿景,而日常办事上的麻烦减少会让工作上已经疲惫的人们在这一行程中松一口气,留在深圳的欲望更加强烈。尽管我不是深圳土著,但我喜欢深圳活力,这种活力不仅仅是我大学老师口中的一种打了鸡血的力量,让人拥有拼搏精神,还是一股创造力,激发我的头脑风暴,让我能不停止地进步。
没有城市能像深圳一样这么独特,年轻有为,这是深圳给我的印象,也是我对自己未来的畅想,所以我爱这座城。
关键词:创新创意
@李行:今年 8 月,在深圳欢乐港湾,我见到了深圳最高摩天轮 " 湾区之光 ",那一刻,让我对未来十分憧憬,那一刻,我再次为自己是一名深圳人而感到庆幸。
深圳是一座前卫时尚的城市,作为一个周末喜欢四处打卡拍照的小文青来说,生活在深圳总是充满了许许多多的惊喜,深圳也不断地为城市 " 提鲜 "。自从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出台以后,深圳各地更加快速高效地发展,城际交通出行越来越便利,未来,大湾区各枢纽之间轨道连接,大湾区内部循环也将越来越畅通,深圳作为交通枢纽中心,极大地促进大湾区城市间的合作与发展,深圳未来一片向好!不仅是交通,还有各样的建设规划,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光明科学城、深港口岸经济带 ……
深圳,未来可期!来到深圳,你一定会深深爱上这座城市!
(深圳晚报记者 陈小思 整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